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探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的探讨-教师教育论文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的探讨-教师教育论文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的探讨 ◆北京建华实验学校 岳艳春 【摘 要】宏观认知教育是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而设计的一种教育方法,在中 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宏观认知教育对减轻中学生学习压力、提高挫折承受 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 15-0117-02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与培养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必要性 1.积极心理学起源。近几年来,心理学界的重大变革之一即是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改变了我们看待个人心理健康的视框。除了传统心理治疗重视的忧郁、疾病、悲 伤等负向消极的心理知识,人类心理其实还有许多快乐、幸福、追寻生命意义等 重要课题值得挖掘探索。在此观念下,知名心理治疗学者Maslow,Rogers, Adler,Glasser等大师先后提出看重个人潜能、人能够为自己负责、为自己选 择等从积极出发的心理学观点,Martin Seligman博士在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 席时,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2.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必要性。随着校园暴力事件日益增多,包括校园暴 力、欺凌、飚车、自伤、意外及各类物质滥用行为等,抽烟、喝酒、服用非法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