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反思与对策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反思与对策摘要:近年来,各地区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错误教育倾向。导致了教育的不合理,不利于幼儿的正常成长。我们需要坚决贯彻落实在幼儿教育中践行素质教育的理 念,遵循幼儿的教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反思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各地区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错误教育倾向。导致了教育 的不合理,不利于幼儿的正常成长。我们需要坚决贯彻落实在幼儿教育中践行素质教育的理 念,遵 循幼儿的教育,成长规律,回归幼儿教育本位,正确衔接小学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反思与对策 G61A1005-5312 (2012) 15-0240-01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目前出现的“小学化”倾向是指部分幼儿园将小学的教育理念提前应用于幼儿教育,以应 试为 目标,导致幼儿的身心发展过于压抑和模式化,不利于其今后的培养。 幼儿教育“小学化”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为了应试而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手段。针对这 一点,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 “幼儿园要认 真贯彻原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教育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积极推进幼儿教 育改革,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向幼儿教育 渗透,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①由此,我们需要综合的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而 采取相应策略。 一、在幼儿教育阶段就提倡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忽略了素质教育的本意。“幼儿教育是基础 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②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 由此,幼儿教育应当是以优生学、儿童保健学、儿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 育学等 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和《幼儿教育 指导纲要 (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总之, 我们需要分 别对待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以不同的教育理念做为指导思想。在幼儿的启蒙 阶段,坚持以素质教 育为中心,才能更加科学的培养幼儿的身心发育。 二、遵循幼儿的教育规律 任何教育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幼儿教育必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有顺序和阶 段的进行 培养的教育。通俗的讲,什么年龄我们传授什么知识,培养相应的习惯。而事实 证明,拔苗助长的 行为会严重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有可能一时在应试上初显成 1: 效,但从长远来讲无疑是极为负面的。也会对孩子将来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压力。 1 幼儿教育“小学化”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 反。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从中深刻的反思。 三、树立正确价值观 普遍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都没有从应试的狭隘思维中走出。实际上也是幼儿教育向教 育的庸俗 化,幼儿园向幼儿家长或社会的功利取向妥协的结果。为了迎合社会上衡量一所 幼儿园好坏错误观 念,幼儿教育机构也被迫教幼儿认字,背诗,做算术题,记诵英语单词等。 家长中间也存在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错误的思想,一些教 育 机构便开始了拔苗助长的行为,生搬硬套小学的教育模式和课程。 《规程》是“我国幼儿园管理的重要行政法规,是管理幼儿园的基本依据。”⑤《纲要》 “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制定的指导广大幼儿教师将《规程》的教育思 想和观 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文件。”⑥幼儿园应当认真学习贯彻《规程》和《纲要》, 坚持公益性、 服务性的办园指导思想,坚持素质教育、准备教育的办园方向,坚持正确的 价值取向,使幼儿教育 脱离庸俗化和功利化,防止“小学化”。总而言之,幼儿园应当“创设 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⑦通过“提供健康、 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 {8} 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