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哲学地教教育哲学
浅谈哲学地教教育哲学在学术界,对于教育哲学的学科属性问题,常有姓哲,还是姓教的论争。姓哲的教育哲学研究教育中的哲学问题,将教育哲学视为哲学的一个应用性学科,而姓教的教育哲学则研究教育中的一般问题,将教
浅谈哲学地教教育哲学 在学术界,对于教育哲学的学科属性问题,常有姓哲,还是姓教的论争。 姓哲的教育哲学研究教育中的哲学问题,将教育哲学视为哲学的一个应用性学 科,而姓教的教育哲学则研究教育中的一般问题,将教育哲学看作教育学学科 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学科。但无论是姓哲的教育哲学,还是姓教的教育哲学,离 开了哲学的精神或特质都难以称之为教育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地教教 育哲学就是教育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何谓哲学地教教育哲学?哲学地教 教育哲学遭遇着哪些阻隔?如何哲学地教教育哲学? 一、哲学地教教育哲学的意涵 也许,明确反对哲学地教教育哲学这一主张的人并不多,但即使是赞 同哲学地教教育哲学的人,也会对这一命题有着各异的看法。因为对何谓哲学 的回答向来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答案。不过,虽然对何谓哲学并没有相对统一 的答案,但哲学之所以是哲学,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精神或特质,比如爱智、创 新、批判、反思、对话、说理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地教教育哲学既意味 着爱智、创新地教教育哲学,也意味着批判、反思地教教育哲学,还意味着对 话、说理地教教育哲学。 其一,哲学地教教育哲学意味着爱智、创新地教教育哲学。从词源上 看,哲学是爱智之学。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其意思就是爱智 慧。智慧虽离不开知识,但知识却不等同于智慧,因为知识总是指向世界的某 一个领域、某一个方面,并有自身特定的对象和界限而作为爱智的哲学无法(也 不会)将自己的研究或探索限定于某一特定对象和领域,而总是试图把握不同事 物或领域之间的关联,并追求对世界的整体性的理解。因此,学习知识就意味 着掌握某一专门领域的技能和技巧,成为专门人才;而追求智慧则要超越某一专 门领域的技能和技巧,摆脱其有限性和狭隘性,而达成技进于道,从而使某一 专门领域的技能和技巧变成一种普遍性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相对于知识 而言,智慧则具有整全性、融通性与根本性。而哲学的爱智则具体表现为永不 停歇的创新,总是试图从已有观念的局限中逃脱出来,从而使爱智与创新相互 依存、彼此成全,诚如叶秀山先生所言:爱智的哲学并无定则,哲学乃是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