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第二单元5中国现代诗二首二语文版必修1

5 中国现代诗二首(二)把握规律 知人论世——如何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考试说明》中的表述原文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

5中国现代诗二首(二) 把握规律 知人论世 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景象的稍 ——如何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纵即逝,来衬托现实中人老发白的凄凉,告诫游子不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考 再留恋他乡,而是“倦思”故乡。这恰是主题的最好 试说明》中的表述原文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表达。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是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古 【启示】主旨,就是通过诗歌的具体内容表达出 诗又是它的一个分支。在四大文学体裁中,诗歌和散 来的某种思想和感情。它或是作者阐发的某种哲理, 文一样,属于抒情文体,它是诗人通过诗化的语言来 或是诗人对社会、人生、历史的反思认识等等。我国 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作者对社会现 古代诗歌所表现的主题主要有:忧国忧民、蔑视权贵、 实生活中的各种形象加以艺术概括,创造出具有一定 怀才不遇、归隐田园、寄情山水、昔盛今衰、怀古伤 思想内涵的、具体可感的、鲜明的生活图景,即艺术 今、忆友怀旧、思乡念亲、别恨离愁等。 形象。由于文学作品是客观现实生活在作家、诗人头 二、分析作者的态度 脑中的主观反映,所以艺术形象既包含社会客观因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例二】 也包含着作者认识生活的主观因素。在每一个形象中, 题竹石牧牛 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评价、思想感情、生 黄庭坚 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等。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包 态,戏咏。 括以下三个方面: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一、理解全诗的主旨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例一】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蟾宫曲•九日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张可久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 么内容? 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 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的含义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 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 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丽”的散曲。他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游戏的笔调把 【分析】 寄情山水之间。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 画中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并且发挥想象,写画中之物 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渲染了一种 几乎全要动起来了。这样的写法,既再现了画面的生 怎样的气氛?“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 动,又突出表现了诗人对画作的赞赏喜爱之情。题目 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 中第(1)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第(2)题中“这幅 这道题是典型的理解主旨题,题目中每 【分析】 ‘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义”以及“有人认 一问都与主旨有关。 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考查的都是作者 从标题“九日”及全曲内容看,此曲主题应为重 的观点态度。 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表达主题的句子应是“倦客 分析作者观点态度,与理解主旨密切相 【启示】 思家”。 关。因为很多时候,主旨往往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读到“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就 包括对某个人、对某件事、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 会联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 的态度。态度多半是抽象的,它或用诗中某句话来表 鸦”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诗句,因为诗 达,或借景物来抒发,或托某物来显示。 句创设的意境相同,都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 三、明确诗作的意义 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例三】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 陇西行

腾讯文库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第二单元5中国现代诗二首二语文版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