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3.2.1古典概型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3
高一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 题:3.2.1 古典概型教学目标:1.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模拟试验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观察类比各个试
高一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3.2.1 古典概型 教学目标: 1.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模拟试验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试 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观察类比各个试验,正确理解古典概型 的两大特点;树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用随机的观 点来理性地理解世界,使得学生在体会概率意义 2.鼓励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出古 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注意公式:P(A)= 的使用条件——古典概型,体现了化归的重要思想.掌握列举法, 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增强学生数学思维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学难点: 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 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结果只有2个,即“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它们都是随机事 件. (2)一个盒子中有10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标以号码1,2,3,…,10,从中任取一球,只有10 种不同的结果,即标号为1,2,3,…,10. 思考讨论根据上述情况,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新课讲解: 1、提出问题: 试验一: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分别记录“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要求每 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2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学科代表汇总; 试验二: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分别记录“1点”“2点”“3点”“4点”“5点”和 “6点”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6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学科代表汇总. (1)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来求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好不好?为什么? (2)根据以前的学习,上述两个模拟试验的每个结果之间都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基本事件?基本事件具有什么特点? (4)什么是古典概型?它具有什么特点? (5)对于古典概型,应怎样计算事件的概率? 2、活动:学生展示模拟试验的操作方法和试验结果,并与同学交流活动感受,讨论可能出现 的情况,师生共同汇总方法、结果和感受. 3、讨论结果:(1)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来求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不好,因为需要进行大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