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十月底,跟随校领导前往北京学习,聆听了俞等几位国内名师的精彩展示课,以及吴等几位大师的点评和报告,使我受益匪浅。印象比拟深的是俞老师的《平均数》和强老师的《圆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十月底,跟随校领导前往北京学习,聆听了俞等几位国内名师 的精彩展示课,以及吴等几位大师的点评和报告,使我受益匪浅。 印象比拟深的是俞老师的《平均数》和强老师的《圆的认识》。 俞老师的《平均数》,首先是出示课题“平均数”。让知道平 均数的学生在一边,并问他们什么是平均数?说不明白的回去坐 着,活泼了课堂气氛。然后出示一个题目:小明60米跑了五次,分 别是15s、10s、12s、14s、12s,第六次跑60米是多少s?有的学 生说:15s太慢,10s太快,12秒正好。有的学生说14s也行。学 生对12s和14s进行了讨论,然后学生说13s正好。学生就问:13 在这组数据中没出现过?俞老师老师通过在黑板上竖着摆放吸铁 石,竖着5个表示15s,竖着2移动,让它们平均起来,正好是13 块,而且一样高。俞老师说,13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学生问: 13s出现过,为什么可以?另一名学生说:平均数不一定是出现的 数。前五次没有跑13s,并不代表以后不能跑13s。通过这个题给学 生讲解了平均数的算法,后进行了练习。 课结束后,吴老师问学生,老师直接给你算平均数的公式不久 完了,为何还要上这节课?学生的答复有:通过举例子和生活的联 系,使得自己更加明白平均数的作用。如果直接给公式,就感觉很 生硬,不太明白。然后老师给学生说明了一下13是怎么来的,平均 数是虚拟的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平均数是虚拟的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学生虽然以前 接触过,但老师通过让知道平均数的学生讲什么是平均数,让他们 意识到自己了解平均数不真正意义上的平均数,还需要学习。再次 老师通过竖着摆放吸铁石,直观的看出和理解平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