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之所在即是诗和远方
书之所在,即是诗和远方新华社评论员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时。第21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空气中氤氲着书香。书市上攒动的人群,图书馆里伏案的身影,学子们诵读的琅琅之声,都在传递
书之所在,即是诗和远方 新华社评论员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时。第21个 “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空气中氤氲着书香。书市上攒动的人群, 图书馆里伏案的身影,学子们诵读的琅琅之声,都在传递文明的力量。 “读书”,仿佛悠远而又迫切的呼唤,又一次激荡在我们心头。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作为一个曾向世界贡献了印刷术的 东方古国,“读书”始终是我们观照心灵世界的重要窗口。新近公布 的第十三次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 合阅读率增至79.6%,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连续7年上升,日均 手机阅读首次超过1小时。全面上升的阅读率,折射出国人的精神需 求正在增长;数字阅读的迅速崛起,深刻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 惯,也引发了深与浅、数量与质量、系统化与碎片化等的思考与碰撞。 在社会深刻变革、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定位和把握读书 生活? 阅读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一部阅读史,就是一个薪 火相传的文明历程。从书简到缣帛,从开卷到读屏,无论技术怎么进 步、介质怎样变迁,内容为王、品质为本是阅读世界的不变之理。时 至今日,我国每年出版40多万种图书,电子出版物更是浩如烟海。 知识爆炸的时代,不怕没选择,而怕不会选择,一位学者提醒:“更 重要的问题是读什么书。”既要爱读书,更要读好书、善读书,唯此, 我们才能真切认识读书的价值、用好阅读的力量。 “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阅读, 就是心灵探索与发现的旅程。读诸子百家,与先哲对话,体验智者思 辩之理;读中外史籍,览风云变化,感悟兴衰治乱之道;读唐诗宋词, 吟咏品味中,发现艺术真谛之美;读各国好书,游目骋怀间,领略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