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其标志是公民具有公民意识。所谓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国家和社会中的身份地位的自觉意识,是对自己应当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自觉意识,是对公民主体地位的自我确证。
,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其标志是公民具有公民意识。所谓公民 , 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国家和社会中的身份地位的自觉意识是对自己应当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 的自觉意识是对公民主体地位的自我确证。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首次将公民意识写进党 ,,“, 代会报告而且明确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课题即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 ”30, 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改革开放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稳步 , 发展广大民众的公民意识也不断增强。但我国公民意识的整体水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 , 速发展的新形势还不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还 ,,, 有较大差距。因此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努力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 ,,, 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 ,, 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中国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其中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重要内 , 容之一。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强弱从根本上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 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和突出的紧迫性有利于大学生克服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和社会丑恶现象的消极影响成 为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一、大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 1., 有利于大学生克服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从而成为未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 公民意识首先表现为一种主体意识是公民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也是公 , 民对自己是国家主人的自觉意识。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要求主体 ,,,, 具有主动性自觉去实践、探索和改革要增强主体的目的性意识避免有盲目行为要求主体充 , 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中国社会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严酷的封建礼教秩序 ,, 中主体意识的孕育、生存的可能性被完全剥夺忠君意识、权力崇拜却成为人的自觉意识。 , 市场经济一方面以一种难以抗拒的物质力量使人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直接唤醒和强化 ,; 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使之认识到自我权利、利益、尊严、责任和风险等另一方面又造成过 ,,,,, 分强调自我偏重经济利益唯利是图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只求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却不 ,, 强调自己对社会的贡献片面强调自我权利的保障而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减弱。 2. 有利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 大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学生公民意识体现大学生的 ,, 精神风貌是构成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一定要把 ,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到振兴中华、提升综合国力的高度来认识通过对大学生公民 ,,, 意识教育增强公民意识使大学生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大学生更加 ,, 自觉地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大力弘扬使社 , 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得到大力加强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更加昂 扬向上。 (1),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法治理念是公民意识的 ,, 重要内容公民意识教育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息息相关。通过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使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 ,, 质得到更好体现使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民主管理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使基层民主得到切实发 , 展大学生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2),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 , 全体公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与和谐的人 ,,, 际关系促使社会秩序更加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公民具有强烈的 ,,, 公民意识对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权利和义务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很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 有利于增强和提高大学生参政意识和参政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