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类群及生物多样性
生物类群及生物多样性本章重点:1.生物的分界系统;2.各类生物的基本特征;3.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本章难点:1.各类生物的基本特征;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第一节 生物分类的基础知
第十章 生物类群及生物多样性 本章重点: 1.生物的分界系统; 2.各类生物的基本特征; 3.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本章难点: 1.各类生物的基本特征;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第一节生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分类学的任务就是对地球上现存的生物种类进行科学的鉴定,将它们分门别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进 行系统的整理,为识别、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 一、生物分类的方法 1. 人为分类 早期的生物分类主要根据对生物形态结构的观察和某些功能器官的认识,以及习性和用途的了解,人们按照自 1518—1593 己的方便,选择一个或几个特征作为分类的标准,这样的分类称为人为分类。例如,我国明朝李时珍() 在《本草纲目》中,将植物分为草、谷、菜、果和木等五部;将动物分为虫、鳞、介、禽和兽等五部;人另属一部。 18……24 世纪,瑞典分类学家林奈根据植物雄蕊的有无、数目,把植物界分为一雄蕊纲、二雄蕊纲等纲。虽然注 意了以植物本身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但他的分类系统总的来说还是人为的。现今经济植物学中往往以油料、纤 维、芳香及药用等用途对植物进行分类。这些分类方法和所建立的分类系统都是人为的,不能反映出植物间的亲缘 关系和进化次序。 2. 自然分类 1859 年,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使人们认识到生物是长期演化发展形成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 缘关系。分类学的重点开始从对种本身的描述,转到探讨建立生物界符合自然发展的进化谱系。这种根据生物间亲 缘关系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称为自然分类。以自然分类方法建立的分类系统就称为自然分类系统。随着生物学科 的发展和其他学科的渗透,现代分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物分类学家力求建立一个能反映生物界亲缘关系和演 化发展的自然分类系统。 二、生物的分类阶层 为了便于分门别类,根据生物之间相同或相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等级的若干类群,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