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德从教

浅谈以德从教——从“破窗理论”说起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找到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

浅谈以德从教 ——“” 从破窗理论说起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找到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 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 区。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 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 子把那辆汽车的玻璃敲了个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理论认 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 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 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这是美国的政治学家和犯罪学家得出的理论,但是它在中国的教师师德建设中也有着重 要的借鉴意义: 1 、教师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 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 德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作风去 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它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 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 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 “”“”“”“”“ 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 ” 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中,教师是社会 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正因为这些,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到每一个学生的注视,无不受到每一个学生的 注意。也许教师的一句话就会激励一个学生从困境中崛起,促使学生逐步地成熟长大;也许 教师的一句话又会浇灭学生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使他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纪律上都离 正常的轨道越来越远。 “” 中国有一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一切 都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我教初一年级的信息技术,每次上课都是在机房 进行,为了计算机的清洁和机房的整洁,我要求学生上课要穿鞋套,在门口穿、在门口脱。

腾讯文库浅谈以德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