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汨罗江之祭   李元洛在中国的河流中,汨罗江远算不上波高浪阔源远流长,但却是一条名闻遐迩的圣

于多年前的房舍,现在也改为三间教室。下侧围墙的一扇小门边,打开那把资历不浅犹有古风的铜 2020 年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 锁。小门吱呀一声推开,在一座小小的山包之上,在几株青松翠柏的守护之中,猝不及防,近在咫 析 尺,杜甫墓怆然轰然巍然,撞伤撞痛也撞亮了我的眼睛!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墓坐北朝南,封土堆以青麻石结顶,墓围用红麻石与青砖砌成,青石墓碑正中镌文为“唐左拾遗 工部员外郎杜文贞公之墓”。这,就是我们的千秋诗圣最后的安息之所了。 1. 现代文阅读 杜甫一生坎坷,晚年流落湖湘,虽然兄弟音讯不通,然而“吴楚东南娇,乾冲日夜浮”的洞庭景 汨罗江之祭李元洛 象也曾一度鼓舞了他已老的壮心;虽然李白、高适、孟浩然等老朋友皆已先后故去,自己也老而多 在中国的河流中,汨罗江远算不上波高浪阔源远流长,但却是一条名闻遐迩的圣水。它温柔而温 病,然而“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他想到的仍是干戈扰攘的苦难时代。他自己已是穷途末路, 暖的臂弯,曾先后收留中国诗歌史上两位走投无路的伟大诗人。不过,一位在下游,今日的汨罗县 生命的残焰行将熄灭,但却仍然心系天下苍生,这就不仅是“穷年忧黎元”,而是生死以之了,这是 境、以水为坟,年年端午,竞渡的万千龙舟还在打捞他的魂魄;一位在上游,如今的平江县域,堆土 何等高远博大的襟怀啊! 为墓,少人拜谒,与凄清的墓地长年相伴的,多是春风秋雨夕阳晨雾,还有偶然在坟头点燃的几注清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如此评价和叹息李白,不知他对自己是否也有这种预感?杜墓至 香。 今萧条冷落,杜甫当然也无意于使自己最后的栖息之地,和遍布湘中与国中的宾馆酒楼夜总会娱乐城 大历五年也就是公元七七〇年秋冬之际,杜甫出峡入湘在湖南流寓三年之后,从长沙出发,准备 一争热闹与繁华。然而,一个民族假如热衷于形而下的物质追逐与享受,而对于前贤往哲缺乏应有的 顺湘江而下洞庭,然后入长江而至汉水,转道襄阳回归河南故里。然而,他其时年近花甲,早已病体 敬意,总不免令人感到悲哀。墓前排徊凭吊,不禁感慨丛生:“墓地冷落荒凉,当然令人感慨。不 支离,舟入朔风凛冽的洞庭,病重的他只得转道前往湘阴与巴陵途中的昌江县城,去投亲靠友。今日 过,天下之大,古往今来有皇皇陵墓者,几人能活在人民的心中?墓在丘山与闹市的不一定不朽,墓 的平江,唐时称昌江,在汨罗江的上游。但在距县城仅十里的小田村附近的江上,巨星即告陨落,他 在人心中的千秋万代长存。 年幼的儿子只得将父亲草草葬于小田村天井湖,也就是我们今日见到的平江杜墓。如果你远道前来, 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不仅可以一瞻遗迹,而且风行水上山间,鸟过田头陌上,还会向你叙述许多有关杜甫的传说。 A.“汨罗江之祭”这个题目很容易让人想到这是要祭悼伟大诗人屈原的,读过正文才发现是在写杜 全国杜墓今有八处,学术界考证杜甫真冢,主要有耒阳说、平江说、偃师说与巩县说,而我则认 甫,阅读时这种心理错位令人耳目一新,甚至给人以某种震撼。 为平江杜墓是杜甫的原始墓葬,而死后的杜甫也很可能一直没有北归。平江的杜姓,至今繁衍有八百 B.年年端午人们都要竞渡龙舟祭奠伟大诗人屈原,而同样魂留泪罗、同样伟大的诗人杜甫却少人拜 人以上,以“杜”命名的地方如“杜家山”、“杜家园”等等,就有十余处之多,此处流传于今日的 谒,身后凄凉,对这种不平等的待遇,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痛惜不平之意。 杜氏家谱,也说杜甫殁后因干戈扰攘,归葬偃师未果,因而子孙“卜居是邑,以祭守其墓”。明代的 C.杜公祠的荒僻、破旧,杜甫墓的冷清、萧条让读者看到了一代诗圣身后的寂寞,这和诗人“穷年忧 湖广参政陈恺,曾在平江杜甫后裔家中发现两封皇敕,一是至德二载唐肃宗授杜甫为左拾遗的诰敕, 黎元”的博大襟怀相对照,令人无限叹息之余更加反思:应该追求什么? 一为宋代授杜甫后裔杜邦杰为“承节郎”的敕书,他并作《跋杜氏诰敕》予以详尽的记载与说明,清 D.“杜甫墓怆然轰然巍然,撞伤撞痛也撞亮了我的眼睛”中,作者用冲击力极强的、极富内涵的文字 初钱谦益在《杜诗笺注》中也曾说,“今藏湖广岳州府平江县裔孙杜富家”。据说,这两件诰敕传至 既写出了杜甫墓的冷清中透出的肃穆氛围;又表达了看到杜甫墓时的悲痛之情。 杜富的嫡系后裔杜瑞生,于辛亥革命年间遗失。将近百年,音沉信杳,如果有朝一日它们能重现江 E.作者借写杜甫生前坎坷却心系天下苍生的博大胸襟与身后墓地的萧条冷落的对比,目的主要是揭示 湖,就可为平江杜墓出示旁证与铁证了。 有“皇皇陵墓者”并不能活在人民心中的原因。 我在一个秋冬交割之日去拜谒那一座山中的也是我心中的坟茔。 2.文章开篇引出与泪罗江魂魄相依的伟大诗人屈原,乍一看,读者以为是要写屈原,而作者的笔墨却 车出平江县城,驰过汨罗江大桥,往南行二十余里,拐上一条泥泞曲折的乡间小道,颠颠簸簸, 在写杜甫。作者为什么这样开头? 终于看到山丘间有一溜白色的粉墙,那就是光绪十年重修的“杜公祠”。祠门额上有一方青石,刻有 3.作者在文中说“死后的杜甫也很可能一直没有北归”,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诗圣遗阡”字样。祠前有一方可供停车的大坪,据说那就是“天井湖”干涸后填成。杜公祠为砖木 感? 结构的两进一天井结构,几间敞旧的房舍现在已改为小学的教室,桌持破旧,秋冬之日光线更是暗 4.汨罗江畔长眠着两位伟大诗人屈原和杜甫,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光焰万丈长”,广受尊崇。读过 淡,窗户没有玻璃,糊窗纸早已破碎,秋风与朔风于其间畅通无阻。祠堂后面的小山丘上,有一栋建

腾讯文库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