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 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 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的模式, 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习惯犹如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 养成好习惯, 一辈子都

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 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 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 督的自动化行为的模式, 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习惯犹 如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 养成好习惯, 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 养 成一种坏习惯, 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难怪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说: “人 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古人云“养习于童蒙”。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岁是一个人形成良 312 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 因此, 小学阶段要紧紧抓住孩童时期, 用好的习惯规范学 生的行为, 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达到教育家孔子所说的“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可是, 我们这种农村小学的学生的行为习惯堪忧: 大部分学生不讲个人卫生, 一套衣服可以穿十天八天,可以长时间不洗澡、不洗头、不洗脚;学习习惯也很 糟糕,对学习无所谓,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懒得思考、抄袭应付,书写潦草, 有的甚至懒得做; 个别学生言行举止粗鲁, 说话伤人吵架斗嘴, 还会有攻击性行 为,碰撞同学惹是生非…… 下面就造成我们学校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作如下原因分析: 一、家长无暇顾及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 大部分家长忙于生计, 每天早出晚归, 出门时孩子还在 睡觉,晚上回家孩子已经睡觉。可想而知,孩子的生活、学习处于无管理状态。 二、家长素质偏低 本校学生中有一部分家庭条件困难,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 农村老人文化水平不高, 隔代教育存在溺爱现象。 即使是年轻父母自己带, 他们 大多也只有初中文化,也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指导孩子的行为习惯。 培根说: “习惯是人生的主宰。”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 “教育就是要养成 习惯”。小学生正处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正值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好 习惯终身受益,作为一名教师,在引导并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 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通过实践与学习, 我认为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 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细节做起。 一、从小事做起

腾讯文库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