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简称非遗),就是保护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修复文化生态、维护文化多样性,以及推进我市文化名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我市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简称非遗),就是保护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修复文化生态、维护文化多样性,以及推进我市文化名城建设,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对我市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我有三点看法。 一是逐步提高对非遗保护与传承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正确认识保护与传承非遗一项政治任务。 非遗生长于民间,繁荣于社会,蕴涵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 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爱国为民、重诺守信、勤劳勇敢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道德因素,是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 化基础。所以,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出发,将国务院 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 作方针落到实处。 其次,要正确认识保护与传承非遗对于建设文化连云港的重要意义,增强历 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连云港文化一直极具盛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拥有大量非遗资源。 因此,建设“文化连云港”,增强文化吸引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就需要政府和 全体市民切实增强保护与传承“非遗”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绝不能让“非遗” 在我们这代人手中萎缩和消亡。 另外,要正确认识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创新性保护”。 从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来看,非遗具有不可再生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 能允许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从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来看,只传承不创新,“非 遗”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只创新不传承,“非遗”的发展就会失去根基。保护 和传承好非遗,就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必要的改革和 创新,即所谓“创新性保护”。只有这种在保护基础上的发展,才是最具文化延 续性和创造力的保护,才是探索“非遗”传承与合理利用的最有效途径。 二是逐步完善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各项保障措施 非遗作为国家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多样性、复杂性和脆弱性 决定了其保护工作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工程,政府必须遵照国务院《意见》确立的 1

腾讯文库精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