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城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测试题含解析
北京新城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成经济领域新宠,文化
D.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2021-2022 北京新城学校学年高二政治测试题含解析 28256 一、选择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参考答案: 合题目要求的) C 1.2012 年我国文化产业成经济领域新宠,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江苏文化 5.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诗句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30% 产业增加值连续第四年保持近的增幅。由此可见() A.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文化是经济繁荣的基础D.文化对经济发 D.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参考答案: 展具有重要影响 C 参考答案: 【考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 【分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获得认识的途径): 2.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下列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人的认识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体是认识的对象和内容,单是客 体本身不能形成的认识.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实践中,认识才会产生.因为只有通过实 ①爱国主义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②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③在当代 践,人的感官才能同客体接触,使客观事物及现象反映到人的头脑来;也只有通过实践,主体同客体 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④爱国主义的主题是永恒的 反复相互作用,才能使客体的各种本质特征逐渐暴露出来,为主体所把握.所以,实践是认识的来 A.①②B.③④C.①③ 源. D.②④ 【解答】“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 参考答案: A不合题意,“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体现了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不合题意,“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主要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B C符合题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 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D不合题意,“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强调的是实践活动. A.社会科学素养B.自然科学素养 故本题选C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6. 有人说:“三峡工程是库区人民一次次搬家搬出来的。”三峡人民舍小家,为国家,艰苦 参考答案: 奋斗建新家的举动说明() C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4. “又到浇水的时间了”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B、局部可以离开整体,但整体不能离开局部 A.要善于抓住重点 C、整体可以离开局部,但局部不能离开整体 B.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从整体着眼,处理好局部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