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荀子蚜大天而思之熟与物畜而制之教案4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大天而思之熟与物畜而制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回顾已学篇目,概括分析贬谪诗歌情感内容。 2.追溯已有的答题经验,规范此类题目答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讨

大天而思之熟与物畜而制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回顾已学篇目,概括分析贬谪诗歌情感内容。 2.追溯已有的答题经验,规范此类题目答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讨论、回忆,总结概括已学贬谪诗歌情感内涵 2.培养学生自主赏析诗歌的能力及规范答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贬谪诗歌的情感分析,领悟诗人面对人生苦难时,是如何实现从 生命的放逐到诗意的突围的转换。 一、温习诗文,设境导入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二、明确定义,把握方向 贬谪是我们古代很常见的一种政治现象,一般都是对负罪官员的一种惩罚,包含两个层 面,一是降职二是被赶到荒凉偏僻之地。“完全其体,宥之远方,应刑不刑,是宽纵之也。” 在孔颖达看来,贬谪是对获罪官员的一种轻量惩罚,然而现实是,很多官员并没有犯罪,但 是因为各种原因还是难逃被贬的命运,比如屈原、比如韩愈、比如苏轼。那么贬谪对于他们 而言就不是皇上的开恩,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生苦难。大部分人面对这样的人生苦难时,投入 文学的怀抱,希望通过文学可以获得心灵的慰藉,从而在古典文学中保留了大量优秀的、发 人深省的贬谪诗,这也就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贬谪诗。 三、交流合作,赏析探究 可以说贬谪对于诗人而言是苦难,对于文学却是财富。 1、提问:结合以前学过的贬谪诗,说说贬谪诗中一般都会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并用一 两个词概括。 2、教师带领学生归纳情感类别。 愁苦、愤懑、豁达、壮志 3、问:这四首诗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不是符合我们上面总结的那几种?选择 1

腾讯文库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荀子蚜大天而思之熟与物畜而制之教案4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