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应用类课题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省域推广的实施策略

基于成果应用类课题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省域推广的实施策略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教政法〔2019〕16号)要求“建立健全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发布制度和转化机制

基于成果应用类课题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省域推广的实施策略 201910201916“ 年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教政法〔〕号)要求建立健 全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发布制度和转化机制,激发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学校、企业转化和应用科研成果的积极性,拓宽 ” 成果转化渠道,创新转化形式,推动教育科研成果及时有效转化。近年来,海南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事业发展迅速,不断 产生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但成果的推广机制较为传统、形式比较单一,其产生的效果十分有限。为最大程度发挥教育 科研成果的生产力作用,我省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探索,构建了以成果应用类课题为基本形式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 省域推广实施模式。该模式以课题研究带动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一方面可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对科研成果的应用积极 性,同时也可促进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进一步完善与创新,为中小学科研成果推广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路径。 一、课题定位:推广应用优秀科研成果 2021 成果应用类课题是年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专门设置的课题类别,也属于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一种, 但在研究内容、形式和管理要求上又与其他规划课题有所不同。一般的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是课题组通过研究中观、宏 观层面且事关学校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问题,产生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优秀成果,是属于原创性研究。而成果应 用类课题则无需做原创性研究,只需要课题组将专家团队持有的优秀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以 改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完成规定的推广应用活动,并取得相应的成果应用效果,经专家团队验收合格即可予 以结题。成果应用类课题的申报对象主要是乡镇农村学校和市县薄弱学校,在各个课题组选定拟推广应用的成果、提交 立项申请后,由持有成果的专家团队来进行立项评审、过程指导与结题鉴定,其研究周期为两年。一般来说,每项成果 36 可在多所学校进行推广,同一项成果可立项~个成果应用类课题。由此一来,课题组可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全面统 筹安排、落实优秀成果在学校的推广应用工作,进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缩小与优质学校的差距。 二、研究规划:突出全局性 成果应用类课题的研究规划要以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广应用优秀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以总结提炼经 验为契机,要明确双方的角色定位和主要任务,明晰研究总体目标,从顶层设计入手合理制定研究方案,突出整体规划 的全局性。 1. 明确角色定位与主要任务。角色一:专家团队。作为成果的持有方,专家团队的主要任务是指导、监督与评价。 第一,专家团队需对所持成果内容了然于胸,并对课题组进行培训,介绍成果的主要内容、推广价值、推广方法等,呈 现与成果相关的示范课、教学设计等配套资源,为课题组答疑解惑,确定成果的推广方向。第二,专家团队需建立包括 所有应用同一成果的课题组在内的微信交流群,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必须要到学校进行现场听评课等教 研指导活动,引领研究方向,监控研究进度,调整研究方案,指导材料撰写等,其中成果推广负责人每所学校至少入校 111 指导次、上次示范课或做次专题讲座。第三,专家团队需结合成果内容完善成果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及具体评分 标准、办法,然后依此以推广应用过程的评价指标对课题组的研究进行评估鉴定。 角色二:课题组。作为成果的应用方,课题组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实践与总结。首先,课题组可通过研读文献、 参加讲座、观摩课例、交流研讨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内化成果的内涵,形成自身对成果的个性化理解。其次,课题组要 依据实际情况,如成员的研究能力、研究的外部条件等,创造性地设计研究计划,选取研究对象并实施计划,完成包括 12 但不限于次的主题活动,取得一手实践资料。最后,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课题组要及时分析资料、反思总结, 将成果转化为适合推广校实际情况的经验并梳理成论文、制度、文件等具体形式,完成最终的课题研究报告。

腾讯文库基于成果应用类课题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省域推广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