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外语教学论文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_外语教学论文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兴未艾。本文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和任务设计要求,对大学英语一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_外语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兴 未艾。本文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和任务设计要求,对大学英 语一节口语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和反思,进而讨论在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时 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 任务设计 案例分析 一、引言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交际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务型语言 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又一次受到广大外语 教师的推崇。任务语言教学法是指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它 通过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使外语学习者完成任务的同时习得语言,促进外 语学习的进步。任务教学法在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学习 者提供了互动机会,能开掘学习者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他们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活 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理念。本文以 大学英语口语课的一个话题“Places of Interest” 的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对本案例 的分析和反思来讨论如何在口语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 1、理论依据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前苏联心理语言学家Vygotsky(1962)的语言和学习理论 提出的。Vygotsky强调语言学习的社会性以及教师和学习者对促进个体学习的重 要作用,文化知识的获得首先是人们相互作用的结果,然后才转变为自己的知识。 正确的外语教学包含三个过程,一是让学生了解外语的有关理论知识,二是语言性 练习,三是言语性操练。这三个过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语言的有关理论知 识主要是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这一方面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做得相当出色。语 言性练习是机械地模仿已学的标准化语言材料。这种练习可以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语 言习惯,但光有语言习惯不足以顺利地实现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还必须进行言 语性操练。言语性操练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活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它在语言性练习 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学习如果光是停留在理解上是不充 分、不全面的。理解性输入和产出性输出是外语学习过程中两个相互依赖、相互渗 透的因素。Krashen认为只要接触大量可理解输入,复用能力便会自然产生。然 而,这种很自然地可理解输入对中国学习者而言是不可能的。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 和机会去自然而然地习得外语。即使有足够多的接触语言输入的机会,如加拿大沉 浸式语言教学法,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也不令人满意,大部分学习者最终无法习 得目标语。大量自然输入虽能促进复用能力的发展,但未必是最优化的办法。以韩 礼德的功能说为理论基础的交际法认为,提高语言学习者产出能力的方法是增加 说、写语言的机会。任务语言教学法对培养学习者的产出性能力提供了练习锻炼的 更多机会。20世纪80年代中期,运用语言学家把学习任务看成是二语习得的工 具,提倡沉浸于任务当中。 2、基本内容 任务语言教学法的创立者和倡导者Feez (1998) 就任务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概括如下: 1)焦点在过程上,而不是在结果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