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 大问题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 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 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 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 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 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 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 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 的成效。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 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 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 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同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要看 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 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 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 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 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 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 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