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框架式教学分析论文
《微观经济学》框架式教学分析论文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体内容经济学理论开展史的两次革命(第二次和第三次)。其中“边际革命”(第二次革命)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革命”(第三次革
《微观经济学》框架式教学分析论文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体内容经济学理论开展史的两 次革命(第二次和第三次)。其中“边际革命”(第二次革命)产 生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革命”(第三次革命)产生 了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二战后,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 学派对这两大理论体系进展了综合,将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 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归纳为《微观经济学》;将主要研究总体经济 运行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归纳为《宏观经济学》,由此得到西方主流 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后,为了与马克思经济 学理论体系相区分,我国理论界称之为《西方经济学》。 在我国大学本科高等教育阶段,《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 经济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根本概念、根本原理, 掌握经济分析的根本逻辑、思维范式。当前,《微观经济学》已成 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经济根底课,甚至成为很多其他专业本科生 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繁多、构 造复杂的系统性理论体系,对逻辑推演和数理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 求。该课程教学中,普遍感觉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对这 样一门体系严密、逻辑关联性强的根底理论性课程,教师通过框架 式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理论体系,掌握各部分理论之 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经济 学分析的根本思路,为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打下更加扎实的根 底。 《微观经济学》研究稀缺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涉及的概 念、理论繁多。国内本科教学中该课程课时安排一般在48~72课时 之间,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普遍感觉课时不够,为了有效利用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