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含解析)
广东省揭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12.学者萧功秦论及古代某一制度时说:“( )即是维系政治精英与社会精英相互依存关系的纽带,也是维系社会各阶层对君主、儒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威效忠的基础”。这
广东省揭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12.学者萧功秦论及古代某一制度时说:“( )即是维系政治精英与社会精英相互依存关系 的纽带,也是维系社会各阶层对君主、儒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威效忠的基础”。这一制度应 是 A.科举制度 B.君主制度 C.分封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 【解析】考点:科举制。依据题意该制度是连接政治和社会人才的纽带,同时也有利于扩大 统治基础,以及儒家意识形态的传承和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由此可知只有科举制才有这样的 功能。所以选A 13.《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 富豪最多。这表明 A.铁制工具应用广泛 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答案】A 【解析】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依据题干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富豪最多,可以折射出当时冶 铁业的发达,以及经营冶铁业的人由此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可以反映出铁制工具的广泛应用, 古代以官营手工业为主,国家基本政策为重农抑商,题干未涉及政治领域,所以B、C、D不对。 14.“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该诗作者 主张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答案】B 【解析】考点:宋明理学。从材料“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可以看出作者反对 从身外寻求真理,主张从心中探寻,故选B。 15.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 都带着沉重的牵累。这主要是因为 A.古代中国交通落后 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落后 C.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 D.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D 【解析】考点:“重农抑商”政策。题干是在说古代中国的商业受到严重的束缚,结合古代 中国的经济发展特点,可以知道其束缚就是统治者长期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故选D。 16.据《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统计,1911年全国30人以上工厂数只有171 家,1927年是1374家,1933年达到了2435家。工厂数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的推动 B.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C.工人运动的高涨 D.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答案】D 【解析】考点:该题考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根据题中的1911、1927、1933等几 处时间,那么工厂数量的增加的共性原因则是民国之后的政府一直是鼓励兴办实业的,故D 项正确。 17.“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而 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这一变 化缘于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D.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