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黄济)
《小学教育学》讲义绪 论教学目标:了解教育和教育学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到教育发展与社会各因素关系密切;对小学教育的基本状况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形成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的态度;初步掌握教育理论学习的基本方
《小学教育学》讲义 绪论 教学目标: 1、 了解教育和教育学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到教育发展与社会各因素关系密切; 2、 对小学教育的基本状况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形成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的态度; 3、 初步掌握教育理论学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教育学发展的基本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意义。 2 教学时数:课时 导言: *, 善于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教育的问题学会用教育的眼光看教 育的问题。 第一节教育学学习的意义、目标与方法 一、本学科的意义 (一)增强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实践的理论是无根基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我们过去的教育工作中的摇摆不定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理论上的偏差导致的 教育实践的盲目。 如,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常常取其一而忽视其他,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的时候和文化功 能的时候,忽视教育的经济功能;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又忽视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常常以教育的社会功能代替教育的个体功能,在对人的教育过程中,重视共性而忽视了个性, 等等。所有这些教育问题的出现,与教育理论上的偏颇有着很大的关系。 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有了教育理论的正确的指导,教育实践就可以少走弯路,教育工 作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反之亦然。教育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教师形成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办 事的观念和行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教育实践。 (二)有助于学好其他教育学科 小学教育学是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反映了小学教育现象中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 对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作出了概括和总结。只有以这些基本规律为指导,才能有助于师范生掌 握之后的其他的教育理论学科知识。 (三)有助于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教育理论来自教育实践。广大的一线的教师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教育理论不断丰富和 完善的源泉。广大的一线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的提高,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总结出教育教学的 规律,使教育理论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地密切。 二、本学科的内容结构 本学科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教育概论,介绍教育概念、教育学的发展、教 育与社会及个体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的基本因素等,该部分为 教育学理论的最基本的部分。第二部分为教学论,主要介绍 三、本学科教学目标(明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