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函数及其图象17.1变量与函数第2课时函数说课稿新版华东师大版
17.1.2 函数一、分析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7章第1节第2课时。2、本课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个基础为过渡到
17.1.2 函数 一、分析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7章第1节第2课时。 2、本课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个基础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认识函数的开始,为接下去学习一次函数等和其它学科利用图象、表格等内容打 好基础。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函数的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看做函数。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 能力。 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过程,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 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4、教材的重点,难点: 由于函数的概念和判断两个变量的关系能否看成函数是学生认识生活实例是否具有函 数关系的基本工具,因此函数的概念和判断两个变量的关系能否看成函数是本节课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因此摩天轮 转动时高度和时间的关系抽象成图象表示后,学生能通过思考理解图象表示是本节课教学的 难点。 二、教法准备: 为了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在实施教学 过程中,主要体现尝试教学、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 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教师充分利用图片、课件演示,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体 会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的由来。 教师通过设疑,指明观察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在引导学生归纳推理等方面 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 体作用。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