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身份与文化认同

漂泊、身份与文化认同 同一个时期我在读徐庄厚重的长篇小说《二十四气》和王芫的中篇小说《啊,加拿大》,这种交替阅读给我带来的新的体验,也带来了困扰:徐庄的乡愁指向非常明确,是黄河流域的一个小村庄―

19 第页共页 漂泊、身份与文化认同 同一个时期我在读徐庄厚重的长篇小说《二十四气》和王芫的中 篇小说《啊,加拿大》,这种交替阅读给我带来的新的体验,也带来 了困扰:徐庄的乡愁指向非常明确,是黄河流域的一个小村庄――徐 庄,联想到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就不难看出他对于乡土的 式微深感忧虑,想还原乡土的原生态,挖掘其价值和美德。 而王芫的小说《啊,加拿大》(《人民文学》2015年3期)在 “迁移”中表现的“故土”的概念却十分模糊。移居温哥华7年的女 作家安泊一直没有归属感,想再次带着女儿移居洛杉矶。她对于搬家 非常习惯,在每一处停留时都不会与人深入交往,在离开时也从不曾 和谁难舍难分。但女儿不同,女儿留恋小伙伴甚至家里的那辆车。母 女两人产生了冲突,以致于10岁的女儿离家出走。最后因为无意中 随车带的一包垃圾而被美国海关人员拒绝入境,阴差阳错反而遂了女 儿的愿望。这里作为第一代移民的妈妈的漂泊感和没有归宿感和女儿 的留恋“故土”都意味深长,值得思索。 与上一代、甚至上几代固守于乡土相比,王芫是“走出去”的一 代,其经历可谓丰富之极。20年中至少跨越了3大洲。从1997年去 国、后回国,2005年再前往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到再回国,现

腾讯文库漂泊、身份与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