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17范进中举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17 范进中举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感受并积累词语2、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
17 范进中举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感受并积累词语 2、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学习重点】 1.感知人物象,理解范进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2.体味对比手法和讽刺艺术 【学法积累】 朗读 点拨 疏导 学习过程 【】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横线的字注音。 作揖( )带挈 () 腼腆( )星宿( ) 兀自( )长亲 () 桑梓( )忌讳 () 2、解释下列词语。 带挈( ):。 倒运: 腆( )着: 舍与:施舍给。 商酌( ): 桑梓( ):。 3、作家作品: 吴敬梓,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名,但考场屡屡失意,同时在家境由富到贫的变化中, 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下了长达三十万字的 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 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 5.范进中举前后各方面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答案:1.yī qiè tiǎn xiù wù zhǎng zǐ huì2.提携 遭遇不好;遇事不利,犹倒霉 挺着 商量斟 酌家乡 结交 二、课堂导学 (一)预习展示 (二)课内探究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导入课文:有这样一幅对联“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 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这样天翻地覆的人生际遇究竟是为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范进中举》去寻求答案。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读故事 1、看一看 播放录像,感性认知。观看时提醒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