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技术基础理论试卷

《染整技术基础》理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5×1=15)1、织物浸轧染液烘干时,为防止织物上染料泳移,烘筒温度通常(A )。A.前低后高 B.前高后低

12、活性染料染色时,在染液中加入少量防染盐S,可防止染料(C )。 《染整技术基础》理论试卷 A.聚集 B.水解 C.还原 一、单项选择题(15×1=15) 13、半染时间即达到平衡上染率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的半染时间短,表明( 1、织物浸轧染液烘干时,为防止织物上染料泳移,烘筒温度通常(A )。 A)。 A.前低后高 B.前高后低 C.前后一致 A染料扩散速率慢? ???B 染料扩散速率快??? C染料平衡上染百分率高 2、酸性染料通常不能与(B )助剂同浴。 14、为提高活性染料染色时的上染百分率可采用( C)。 A.阴离子型 B.阳离子型 C.非离子型 A、高温染色 B、提高染液的pH值 C、在染液中 3、为提高直接染料的耐洗牢度,通常可采用( B)固色剂来进行固色。 加入电解质 A.阴电荷性 B.阳电荷性 C.电荷中性 15、涤纶纤维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时,染液的PH值以控制在(B )为 4、日晒牢度一般分(C )级。 宜。 A、5 B、6 C、8 A、3~4 B、5~6 5、针织物常用的染色设备是( C)。 C、9~10 A、连续轧染机 B、卷染机 C、绳状染色机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5×1=15) 6、涤纶的玻璃化温度一般为( A)℃。 ()1.热定形中,湿热定形温度要高于干热定形温度。 A、67-81℃ B、35-50℃ C、75-85℃ ()2.氯漂的pH范围为碱性,双氧水漂白的pH范围也为 7、硫化染料染后织物的最大缺点是(B ) 碱性。 A、光敏脆损 B.、贮存脆损 C、不耐氧 ()3.棉织物前处理后水洗应遵循逐步降温的原则。 8、直接染料染色过程中,加食盐的目的是(B )。 ()4.棉织物丝光碱液温度应控制在50℃。 A.促染 B.缓染 C.匀染 ()5、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用试剂溶液进行润 9、K型活性染料染色时,固色温度一般要控制在( C)。 洗。 A.30℃左右 B.60℃左右 C.90℃左右 ()6.松弛加工是将纤维在纺丝、加捻时所产生的扭力和内应力消 10、还原染料在实际染色中,保险粉和烧碱的用量(A )理论用量。 除,并对加捻织物产生解捻作用而形成绉效应。 A大于??? B小于?? ?C 等于 ()7. KN型活性染料染色时,固色温度一般要控制在60℃左右 11、强酸性染料染羊毛的吸附等温线属于(C )。 ()8. 丝光时张力要适宜,通常经向应适当超喂,落布幅宽接近成品 A.分配型吸附等温线 B.弗莱因德利胥吸附等温线 C.朗格缪尔吸附等温 或稍大于成品的幅宽即可。 线

腾讯文库染整技术基础理论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