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概述素材湘教版选修6

第一节 环境概述教学建议本节知识主要让学生理解环境的概念及分类、环境要素的分类、环境质量的概念以及环境污染的成因和评价指标。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具体的实例,效果较好。教师课前可以搜集环境、环境要素以及环境

第一节 环境概述 教学建议 本节知识主要让学生理解环境的概念及分类、环境要素的分类、环境质量的概念以及环境污 染的成因和评价指标。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具体的实例,效果较好。教师课前可以搜集环境、环境要 素以及环境污染的相关图片和资料,上课时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在 讲解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时,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对知识进行对比 讲解,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参考资料 1 .自然环境与自然界的区别 自然环境就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环境不等于自然界,只是 自然界的一个特殊部分,是指那些直接和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自然条件的总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然条件对社会发生作用,自然环境的范围会逐渐扩大。然而, 由于人类生活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是不可能膨胀到整个自然界的。 2 .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区别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 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 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的因素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 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 具有包含关系。 3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的构成因素是众多而复杂的,但就对传播活动的影响来说,它主要有四个因素:(1)政 治因素,它包括政治制度及政治状况,如政局稳定情况、公民参政状况、法制建设情况、决策透明 度、言论自由度、媒介受控度等;(2)经济因素,它关系到经济制度和经济状况,如实行市场经济的 程度、媒介产业化进程、经济发展速度、物质丰富程度、人民生活状况、广告活动情况等;(3)文 化因素,它是指教育、科技、文艺、道德、宗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4)讯息因素,它包括讯 息来源和传输情况,讯息的真实公正程度、讯息爆炸和污染状况等。如果上述因素呈现出良好的适 宜和稳定状态,那么就会对大众传播活动起着促进、推动的作用;相反,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腾讯文库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概述素材湘教版选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