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之医部全录

《医部全录》共 520 卷,约 950 万言。 1 到 70 卷 为医经注释。 内容包括对《灵枢》、《素问》、《难经》三部经典的注释。其中 对《灵枢》的注释,采用了明代马元台全文注释的《黄帝内经灵枢注

《医部全录》共 520 卷,约 950 万言。 ● 1到 70 卷 为医经注释。 内容包括对《灵枢》、《素问》、《难经》三部经典的注释。其中 对《灵枢》的注释,采用了明代马元台全文注释的《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清代张志聪注解的《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两家注文; 对《素问》的注释,则采纳了唐代王冰重新编次并注释的《黄帝内经素问》, 明代马元台注释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清代张志聪注释的《黄帝内经 素问集注》三家之注; 对《难经》的注释,仅取元代滑伯仁注释的《难经本义》一家注文。诸家注释辞达 理明,析其精微,探其隐赜,钩其玄要,辨疑正误,颇得岐黄越人之旨趣。 ● 71 到216 卷 为脉法、外诊法、脏腑身形等内容。 其中“脉法”和“外诊法”,摘取了 30 余种医学书籍中有关四诊的论述。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临床诊断疾病要结合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体型、 禀赋、动静等情况;望诊、切诊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宜。词简意明,描述生 动,辨析精详,切合实用。对“脏腑身形”内容,共博采了 50 多种重要医学 名著的有关资料,详细载述了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运气理论、身形理论,详细 阐发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精华内容。 ● 217 到500 卷 为临床各科疾病的证治。其中 “诸疾”为内科常见病证,收辑了古代医书中有关 52 种内科常见疾病证治的 资料,一一做了论述。 外科部分,多取材於元代窦汉卿的《疮疡经验全书》、元代齐德之的《外科精 义》、明代王肯堂的《疡医证治准绳》、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楼英的《医学 纲目》等书内容。列痈疽疔毒、附骨流注、游风丹毒、疠疡癜风、浸淫疥癣等 11 门;妇科部分,所辑录的文献资料,多取材於妇科名著,以月经、子嗣、胎 前、临产、产后、崩漏等分门别类,详尽论述; 儿科部分,内容最为丰富,用 100 卷之多,分两大部分详细地作了载述,前半 部对小儿一般常见病证列 52 门,分别进行阐释,包括胎养、初生护养、诊断以 及各种疾病的治疗;后半部痘疹专论,详尽地叙述了中医对天花、麻疹的治疗经 验。在其所选载的文献资料,有一部分录自现已少见的古代儿科著作。 ● 500 至520 卷 设总论、列传、艺文、纪事、杂录、外编等内容。 “总论”从《易经》、《周礼》及《灵枢》、《素问》等经典著作中摘录了某些 有关医学的概论性资料;“医界名流列传”收辑了清初以前历代著名医学家的传 记一千多例; “艺文”是历代医药书籍中有研究价值的序和一些医学家的诗文; “纪事”是历史书、笔记中有关中国传统医药的记事; “杂论”是有关书籍中记载的医学事迹和寓言故事; “外编”是非医学书籍中所记载的有关医学传说等内容。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辑录了从春秋战国到清朝初期的医学著作百余种,分 门别类归纳集成。其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载述有据,论理精详。此书对於医籍整 理和医学整部著述的集成,在中医学术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医学

腾讯文库古今图书集成之医部全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