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闻喜花馍的文化内涵调查
晋南闻喜花馍的文化内涵调查摘 要:花馍,也为“面花”,它是一种汉族民间的面塑品。最初的花馍只是作为农村传统的庆祝节日的一种方式存在,如今,花馍已经成为一种民俗,并且开始成为工艺品和艺术品,广受推崇和喜
晋南闻喜花馍的文化内涵调查 摘要:花馍,也为“面花”,它是一种汉族民间的面塑品。最初的花馍只 是作为农村传统的庆祝节日的一种方式存在,如今,花馍已经成为一种民俗, 并且开始成为工艺品和艺术品,广受推崇和喜爱。闻喜花馍是山西省闻喜县的 一种传统名点,因其花式各样而称其为花馍,本文通过简要探析闻喜花馍的文 化内涵及其传承和发展,试图扩大其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闻喜花 馍,同时试图分析在花馍的不断发展变化中,随之而来的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 以及思想的变化。 关键词:晋南;闻喜;花馍;文化内涵 馒头,作为我国北方老百姓的传统面食之一,又被称为“馍馍”。它 有着悠久的历史,依照汉族的民间风俗,“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 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这两句汉族民谣无疑对其重要地位做了最好的印 证。 山西人不仅喜欢美食,还喜欢吃出花样,对待馒头更是如此,不仅不 打折扣,反而“变本加厉”。普通百姓餐桌上的主食竟也可以如此五彩斑斓, 也可以颇具艺术气息。每逢春节大家就精心制作出各种精致的面食:“鸽子 饺”象征和平,“连年有余”象征富裕,“钱龙”象征钱粮满仓……或将其作 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或等到全家团圆时一起享用。山西素有“面食王国”的 美誉,晋南花馍特别是闻喜花馍更是以其特色独树一帜,可谓是这面食传承演 变之中的“精品”之一,根据史料记载,作为山西晋南地区的典型代表,闻喜 县自秦汉以来就十分注重蒸馍的技巧以及制作花馍的艺术。 一、闻喜花馍的概况 闻喜花馍,民间瑰宝,是流传在闻喜境内的一种高品质的民间面塑艺 术,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皇室举行大典的贡品之一。后传至民 间,成为当地民间工艺的瑰宝。闻喜花馍可以说是山西人所特有的艺术品,它 将山西人的聪明智慧与心灵手巧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闻喜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优 质的水源造就了闻喜花馍。闻喜县位于运城市的北端,独特的自然气候使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