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押题密卷(江苏卷)(全解全析)

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江苏卷】历史,全解全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这是首次在太湖西北岸发现规模性良渚文化聚落遗址,良渚文化位于长 江下游

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江苏卷】 2023 历史,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这是首次在太湖西北岸发现规模性良渚文化聚落遗址,良渚文化位于长 江下游,因此, 印证了长江下游文化的发展,答案选C。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就进入新石器时 代,因此排除A;材料中仅仅提 到出土渔猎工具,并不能表明是最早,因此答案排除B。材料中没 有涉及国家制度和阶级等,因此没有具备国家 的初始形态,排除D。 2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黄歇在江东郡经营十余年,励精图治,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因此答案 选C。战国时 期随着王权衰微,分封制瓦解,因此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戎狄蛮夷,因此排除B。 材料中没有涉及儒家和法家 的思想,因此排除D。 3 .【答案】A 【解析】题目问宁镇地区主流方言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该 地区 的主流方言是在永嘉之乱后,所以直接原因是北方战乱导致北民大量南迁,A项正确;B、C、D三 项皆非直 接原因,排除。 4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表格可知九品中正制废除,科举制诞生,接着又恢复,又废除。如此反复,说明这 一时 期门阀士族的力量仍然很强大,科举制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总体趋势是世家大族在走下坡路,A 项正确; 材料不能说明科举制有弊端,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门阀观念的强化,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 在唐时已被再 度废除,排除D项。故选A项。 5 .【答案】A 【解析】地方督抚由中央临时派遣的官职变为地方常设机构,其地位在三司、总兵之上,同时被授予 便宜 行事之权,其目的是给予地方机构政务处理的更多权力,以提高地方政务处置能力,故选A项;题干 中提到督 抚地位在三司、总兵之上,同时被授予便宜行事之权,并没有提到其权力受到制约的信息,所以 目的不是形成 完善的地方权力制约机制,排除B项;明成祖时期陆续派遣总督、巡抚到各地临时处置事务, 并不专指处理地 方的割据势力,所以督抚设置的目的并不是要防范和打击地方割据维护统一,而是提高对 地方各种政务的处置 能力,排除C项;明朝设置督抚,并不是之前地方职责分工不够明确,而是给予其一 定的自主决策权力,所以 其设立的目的不是明确职责分工以提高行政效率一而是加强对地方的政务处理力 度,排除D项。故选A项。 6 .【答案】A 【解析】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和1901年“新政”,清政府创办一批近代企业,积极振兴商务, 奖 励实业,说明清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挽救统治危机。故选A。

腾讯文库2023年高考历史考前押题密卷(江苏卷)(全解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