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提纲和试卷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提纲复习时间:一课时复习内容: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 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以洛阳为中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提纲 复习时间:一课时 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尽 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 四五千里。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 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 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但是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 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3. 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18 4.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贞观新政;恢复和发 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魏征);完善科举制;注意加强 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唐太宗的统治促成了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 族和睦,国力增强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为大唐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贞观新政:唐太宗实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⑴改革赋役制度⑵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 部制”⑶修订法令编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唐律疏议》⑷完善科举制。 5. 武则天:重用酷吏、引用庶族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改《贞观氏族志》 为《姓史录》;大力发展科举制,不拘一格选人才,如姚崇、宋璟、狄仁杰;注重减轻 农民的负担,统治期间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贞观遗风”,为唐 朝全省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郭沫若称她“政启贞观,治宏开元。” 6.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开 元盛世”形成的原因:⑴有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的基础⑵玄宗个人很有才能,他重用 贤能,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 效。 7. 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定义即特点: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内容: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P.20 作用: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 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创 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 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8. 吐蕃:今天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一松赞干布,唐 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一尺带珠丹,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密切了汉藏两族之间的交往。 9. ▲遣唐使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其中著名的有晁衡。唐玄宗 P.32 时,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玄奘西去天竺 P.33 取经,回国后口述见闻,由弟子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 p.34-36 10.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代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的强盛国家; 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发达的海路交通。 11. 赵州桥(平拱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设计者隋朝李春。

腾讯文库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提纲和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