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凡卡教案三篇

实用的凡卡教案三篇凡卡教案 篇1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沙俄制度下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激发爱新中国之情。 2.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

实用的凡卡教案三篇 凡卡教案篇1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沙俄制度下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激发爱新中国之情。 2.了解插叙的反衬作用,对比写法和含蓄结尾对突出中心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看拼音写词语;听写第6自然段。 2.质疑问难。 课文主要写什么?现在还有哪些问题不懂需要全班研究讨论? 3.阅读研究。 (1)快速默读3分钟。课文有哪几自然段是写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分 别回忆了什么?课文插入这些回忆有什么作用? ①第4-6自然段回忆什么?爷爷守夜滋味好吗?明明是苦的,为什么凡卡 回忆中乡村的冬夜这么美妙?(出示第6自然段灯片,配上音乐,训练朗 读。) ②第13、14自然段回忆什么?爷爷冷得吭吭地咳,凡卜也冻僵了,他俩在 冰天雪地中砍圣诞树,老爷在干啥?为什么这样的日子凡卡会认为是“多少快 乐的日子呀”? (2)第11自然段写莫斯科的事,这和凡卡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富人和 穷人生活的对比。) 课文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对比? (慈祥的爷爷--凶狠的阿里亚希涅;清苦的农村--悲惨的城市;甜蜜的希 望--凄惨的现实。) 自由读找--四人议论--全班交流--课内作业:作业本第6题(1)(2)。 (3)学习第三段。 凡卡寄信是什么心情?从哪些词句看出?爷爷能收到信吗?为什么? 明明收不到信,为什么课文结尾要写凡卡“甜蜜的希望”,美好的梦境?

腾讯文库实用的凡卡教案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