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考语文名著阅读《红楼梦》备考之俞晓红:《红楼梦》前五回之于全书的整体建构意义
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新校注本《红楼梦》,第一回回目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 风尘怀闺秀。”甄士隐和贾雨村在书中是两个带有符号性质的人物,他们姓名谐音“真事隐” “假语存”,表明书中所写故事是有真实依
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新校注本《红楼梦》,第一回回目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 风 尘怀闺秀。”甄士隐和贾雨村在书中是两个带有符号性质的人物,他们姓名谐音“真事隐” “假 语存”,表明书中所写故事是有真实依据的,只是作者借助虚构手法,隐去了本事。然 而这一 回却并不是从这两个人物开始的。 《红楼梦》以一段神话作为起点:女娟炼石补天,多出一块石头未用,弃置在大荒山无 稽 崖青城峰下。这就为全书故事的展开铺垫了一个悲凉的底蕴。 图片 “大荒”暗寓故事的缘起“大抵荒唐”;“无稽”是说故事发生之地“失落无考”,故 事 与人物均为虚构,“无从查考”;“青填”谐音“情根”,隐喻书中悲剧故事源于人物的 “情 根”。 大荒山无稽崖青境峰就成了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地理空间:它既从神话空间延展而来, 又 是通灵弃石依傍之地。一僧一道一名“茫茫”、一名“渺渺”,既有遥远渺茫、幽微渺小 的 梦幻感,又有警醒凡人的启悟感。茫茫大士变幻灵石为美玉,携至凡尘历劫。 待空空道人经过青坡峰时,顽石已回归原处,遂将它幻形入世的一段故事抄录传世。“空 空”者,一切皆空之谓也,也即二仙所言“到头一梦,万境皆空”之意。 小说曾名《石头记》,意味着这部书来自顽石下凡历劫记下的一番遭遇,它既是石头所 历的故事,又是石头记录的故事。空空道人与石头的一段对话,表明了这块顽石(也即灵石) 与美玉(也即通灵宝玉)与书中人贾宝玉“三位一体”的关系。 图片 至此,《红楼梦》主人公的出身就天然地带上了神秘超凡的色彩,书中故事虽说是“真 事 隐”而“假语存”焉,却有顽石经历在内,所写女子均其“半世亲睹亲闻”,所有的悲欢 离合 故事均其“追踪蹑迹”而来,因此也就具备真实可信的性质。 由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峰下高谈,至空空道人与石对话,本已构成一个闭环,小说却借 甄 士隐的午梦,又带出了 “木石前盟”的神话故事。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赤瑕宫神瑛侍 者每 日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使之得以修成人形,听闻神瑛侍者“意欲下凡造历幻缘”,便 也欲下 凡为人,愿以一生的眼泪偿还灌溉之恩。 中国古代诗文中,“灵河”多指银河,如隋萧琮《奉和月夜观星》:“灵河隔神女,仙 辔 动星牛。”“三生石”的故实源于唐袁郊《甘泽谣•圆观》,说的是唐时李源与僧圆观相 与三 十年,圆观转世时,约李源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杭州天竺寺外,十二年后两人如约 逢面。 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在三生石畔结成的前盟宿缘,为整本书所叙述的宝黛爱情故事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