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生产过程中的卫生隐患及消毒工艺

奶粉生产过程中的卫生隐患及消毒工艺目前国产婴幼儿乳制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是现阶段最好时期,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伊利、蒙牛、飞鹤、圣元、完达山、三元等国产品牌,且质量媲美进口产品。因为,婴幼儿乳制品生产资质

奶粉生产过程中的卫生隐患及消毒工艺 目前国产婴幼儿乳制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是现阶段最好时期,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伊利、 蒙牛、飞鹤、圣元、完达山、三元等国产品牌,且质量媲美进口产品。因为,婴幼儿乳制品 生产资质完全高于制药标准,如企业规模、车间洁净度、包装全部机械化、技术装备水平、 检验手段等均已经是世界先进水平。且国家食药总局对婴幼儿乳品企业的监管及审查是非常 严格,乳品企业严格按照GMP、HACCP体系技术标准设计、投产。在此情况下,相关技术人 员通过梳理生产车间的设计时,发现了一个轻微的设计缺陷。 围绕食品安全的技术人员都有一个使命,就是质量体现在我们的每一行动中,从加工到 100 包装到灌装,任何低于%质量的,都是不可接受的错误、任何时候都如此。那么这个设 计缺陷是什么?又该如何的去改进?据专业从事食品杀菌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的上海康久消 毒技术有限公司经理周立法先生介绍:婴幼儿乳制品生产车间分为清洁区、准清洁区和一般 作业区;清洁区包括出粉区、配料混合区、包材区、半成品待包装区、内包装区,一般在千 级至10万级之间,整个车间为均匀、正压送风,且很多厂家的净化送风设施从国外进口。 这个轻微的设计缺陷就在无菌净化车间内。 众所周知,无菌净化车间是:将室外的新风加净化系统自身的内循环风,经过初、中、 高效过滤器过滤后引入室内的一种净化方式,通过过滤尘埃的方式降低车间环境中细菌含量。 很多的乳品生产企业一般是24小时连续生产,且净化系统自身不具备杀菌功能,若在一定 的湿度、温度、营养源的条件下,终端高效过滤器自身滋生了细菌,可能会导致“微污染” 隐患,毕竟“无尘车间”不等同于“无菌无尘车间”。 很多国外、国内的知名净化工程公司,在设计时均采用了臭氧、紫外线等杀菌措施,可 惜忽略了臭氧无法在工作时使用、紫外线杀菌效果不稳定的设计细节。最终,留下了一个生 产环境设计漏洞,在净化系统工作的时候无配套的动态杀菌系统,虽然说乳品企业有能力实 100“” 施实时监测,但逼近是低于%质量保证。建议在净化系统中配套安装动态杀菌组件,老 厂可以加装,新厂直接设计到净化系统中。其作用为:在净化系统循环送风过程中,含菌空 气每被循环一次即进行一次杀菌,使得受控环境始终控制在在线杀菌状况,消毒设备与人同 场作业(动态灭菌),对人体无任何害处。据了解,该动态消毒装置的完全按照原净化系统 的参数定制加工,技术成熟、造价低廉、安装非常的简便,可选择性的安装在送风管道、回 “” 风管道或静压箱内,等同于将整个净化循环系统做成大型的正压无菌房,同净化机组同 “” 步开启,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无菌尘室,拒绝微污染。

腾讯文库奶粉生产过程中的卫生隐患及消毒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