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度徐州市高一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
2020-2021 学年度徐州市高一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 150150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 古典乐迷的“高 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 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 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 已经有人痛心 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 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 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 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 以哲人姿态发问: 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 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 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 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 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 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亿网友鼎 6 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 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 性的思维、专业的知 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 谁来 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 代化和城市化的 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 “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 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 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 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 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 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 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 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 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 第三段第一句 引出手植槐,第二句开始对这手植槐进行描述,根据“它体型庞大,巍然如山,又寿命极长” 可以概括出“体型庞大”“寿 命极长”; 根据“历史上黄河几次决口,这故里曾被淹没、推平,唯有这棵槐树不死。其树身已被淤没六米多深,我们 现在看到的其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