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节蝗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六章第一节蝗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和世代的概念)。(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3)知道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2.能力

第六章第一节蝗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不 完全变态和世代的概念)。 (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3)知道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2.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小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蝗虫的外部形态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树 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 观点。 (2)通过我国治蝗工作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 感。通过了解蝗虫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危害,树立保护生 态环境意识。 教学难点 1.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是本课的重点。因为:蝗虫是 昆虫的典型代表动物,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的基 础,也是学习其他节肢动物的基础。通过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的学习,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蝗虫又是曾在 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蝗虫的研究,比较清 楚。 2.蝗虫的发育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其一是幼虫的“龄”,即“龄 虫”,对于初一的学生不能立刻弄明白。龄是指在一定龄期中的具体 昆虫幼虫的虫态。所谓龄期是指昆虫幼虫在连续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

腾讯文库第六章第一节蝗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