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唐僧取经 1教案 冀教版
2024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唐僧取经 1教案 冀教版教材分析《西游记》里有个和尚唐僧,他去“西天”,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半岛去取经,带着他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历尽艰辛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
2024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唐僧取经1教案冀教版 教材分析 《西游记》里有个和尚唐僧,他去“西天”,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半岛去取经,带着他的徒弟孙 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历尽艰辛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到了真经。故事里的 唐僧,心地善良,却又有些糊涂,这是虚构的神话故事。其实在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个去“西天” 取经的唐僧。他的法号叫玄奘。 《唐僧取经》这篇课文把唐僧取经途中的千难万险浓缩于一处,通过对沙漠历险的描述,逐渐树 立起唐僧这个人物形象,自然地传达着一种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课文首先借一位老人的口, 说出了取经路途的艰难,甚至是冒生命之险。但是玄奘的一番话——“我立志去西天取经,就是死 在路上也心甘情愿”。道出了他取经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念,这也是贯穿全文的思想主线。正是有了 这样的精神动力,才使他克服重重困难,并最终成为最有学问的高僧。 这篇课文共有3个自然段。前两个自然段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取经路途的艰难。第一自然 段用“劝”、“太难走了”、“又是…又是…”、“千万别拿生命冒险啊”这些词句间接说“难”;第二 自然段又以“沙漠之行”为例,具体写“难”。“真热呀”、“一不小心”、“忍着干渴”、“坚 持”、“昏倒”、“挣扎”等词句把路途之难更形象化了,直到老马带领他找到水源后“高兴得直 掉眼泪”,把“难”写到了极至。那么是什么力量使玄奘能在这样的艰难的条件下继续前行呢?玄 奘曾经说过的话就是最好的回答。最后一段则用简练的语言写了玄奘所取得的成就。而“整整一年”、 “经过几十年”等词句却让人不难品出玄奘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18个生字,写好8个生字。 2.了解“立志、心甘情愿、挣扎、狂奔”等词的意思。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玄奘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会认本课的18个生字,写好8个生字。 2.让学生感受玄奘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课前召开《西游记》故事会,通过学生熟悉的故事做铺垫,感受取经的艰难,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