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蕉岭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自古学诗宜少年,无论将来名列何科人才,启蒙学诗,自古亦然。一则读诗朗朗上口,易学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 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古学诗宜少年,无论将来名列何科人才,启蒙学诗,自古亦然。一则读诗朗朗上 口,易学便记;二则由诗识字,辨声解韵,知事明理,不但能激活创造性思维,还能自幼 养成谈吐优雅、声调适韵合节的好习惯。 我国传统的少儿启蒙教育,称作蒙学,一般以父兄或者蒙馆传教为主。家庭优裕的, 聘请高才居家教授,吃点“小灶”,即今称“一对一”。蒙馆风气,唐朝已然。幼童重在 识字诵读诗文,诗教有千家诗、神童诗和《千字文》(属韵文类)等。据明代《谰言长 语》,当时学童所诵,除脍炙千秋的唐宋诗外,历代的神童诗也是上好教材。适合学童诵 读的历代小诗精品多多,例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 白),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贾岛)等,都容易上口, 诵读难忘,由此初识声律诗法和体会诗情美意,等同登门入室。 神童得地灵人杰沾溉,素为地方标榜荣耀,必报乡贤逐级向上举荐,通过逐级面试, 甚可惊动朝廷。清世明时,大都比较重视神童试,擢拔者有功,弄虚作伪者有罪。据明代 廖道南《殿阁词林记》云,《大明会典》规定各处举到幼童,奉旨送本院读书习字,月给 米食,内阁稽考课业,俟有成效,奏请擢用,即是说,举荐的神童都有生活补贴待遇,经 稽考测试,学业真有成效者,还可以奏请擢用。这种据实保举形成制度,逐级优选,当能 获得优秀人才,故“始自正统初兵部尚书程信之子敏政,及杨一清、李东阳,成化末崇仁 洪锺七岁善书,有司以奇童荐,命入翰林院充秀才”,后来俱成台阁栋梁,其实首功正在 莳育幼苗时的惨淡经营。 逢着少年诗才,不可虚誉哄抬致其捧杀,适时勉励“强学力行”(韩愈语),方是恪 守严师之道。如此勉图进益,给少年诗才掌声鼓励,但不打包票,不予虚诺,比起现今高 费“少年国学班”承诺“熟读五十首就会做绝句”的虚饵诱鱼云云,反倒实在。当然,也 有不少聪慧学童初善作诗,后来因各种原因失去机会而终归平淡,留下星运不济的遗憾; 或有不少仲永,高帽子戴多了,遭遇捧杀累杀,以至才尽不幸而夭折者,只得寄梦来世。 若以成功论道,诗歌启蒙对少儿开拓创造性思维(包括形象思维、联想思维等)有太多的 补益,岂能因噎废食,概以少儿学诗得句为不宜。韩愈给儿子韩昶写过一首“劝读”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