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培养
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培养当前,初入职的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水平不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满意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师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够重视。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培养 当前,初入职的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水平不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满意度,其 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师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够重视。在教育部 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专业理 念与师德”是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包含“职业的理解与认同、 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对幼儿教育和保育的认识与表现、职业修养与品质”四领 域、二十项基本要求,实质是从幼儿教师的职业观、儿童观、保教观与个人修养 观等方面作出详细的规定,这是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大部分学生初次选 择学前教育专业时动机不明确,明显缺乏职业理想,幼师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 篮,必须以《专业标准》为主要依据,从源头抓起,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 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职前培养,使他们正确认识幼儿教师职业,逐步形成专业认同 感,这将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职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定位偏差,课程缺失 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 专业拓展课等四大模块。除了必须开设的思政、计算机等通识课程外,为保证学 生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和艺体技 能课程比重很大,学生也愿意花大量时间学习这些学科。学校一般不开设教师职 业道德教育这样的课程。另外,当前的社会评价和人们的关注点均在教师的教育 技能和教学水平上,幼师院校无暇顾及与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的专业理念和 师德课程,致使专业理念与师德课程不受重视,缺乏较深入的开发和研讨。这反 映出幼师教育对这类课程定位的偏差。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行不一 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性熏陶,忽视教育实践对师德教育的独特价值,可以 说是师德教育缺失的突出表现。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教育都是 在幼师院校的课堂中完成,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和笔试来进行,教师也会列举一 些师德模范的例子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然而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十分严重。学 生往往能掌握一些相关的师德规范,但是在幼儿园实践中却没有真正付诸实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