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中国传统建筑读书笔记[修改版]
第一篇:太原理工大学中国传统建筑读书笔记《城市建筑美学》读书笔记我们跋涉在东方与西方的建筑长廊中,不于历史同行,也须与爱、与美同行。建筑美学的题中之义,当是自由精神的飞扬。自古以来,一切真正的建筑师,
第一篇:太原理工大学中国传统建筑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美学》读书笔记 我们跋涉在东方与西方的建筑长廊中,不于历史同行,也须与爱、与美同行。建筑美学的题中之义, 当是自由精神的飞扬。 “” 自古以来,一切真正的建筑师,在熔铸自己的作品之际,同样在营造人类的精神家园,这是一种与生 具来的使命感、尊严感。人类不独为物质而活着,人类只有靠精神方能卓然而立于种种生物之上,并苦苦 地去追寻着自身生存的意义。这本书的内容和风格随意性很强,流畅写意,挥洒自如,故摘录一些内容, 以为笔记: 建筑是有生命的,是灵动的,倾注了人类的情感和意识。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凝固的历史。建筑学首先是一门艺术。 建筑的功能性和文化性美学性并不矛盾。建筑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既要理性,也需要激情。诗意 的栖居。 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永远是建筑和景观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阅读建筑,可以阅读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可以深刻的理解这个民族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我们敬重 德国的庄严肃穆,欣赏法国的罗曼蒂克,喜欢意大利人的自由不羁。这是他们民族的个性,也是他们的建 筑的个性。 德国的建筑将功能美发挥到了极致,严谨、合理、精细、功能优越,这便是功能之美。所有的空间都 被充分利用而且具有艺术感。功能美是德国建筑的主线。现代科技解决了建筑中的力学和材料问题,使建 筑的艺术特征越来越凸显。西方的古典建筑重视对垂线的运用,典型的是哥特式建筑,其尖顶,是在向天 际线表示亲近,也就是向上帝表示亲近,垂线条给人以上升的感觉。而在东方,平行线有着它独特的建筑 “” 语境。同西方建筑的个体不一样,中国讲究建筑的群体化,著名建筑与伴生建筑联系在一起,作为群体, 平行线是不可少的,它所呈现的张力真是群体结合所需要的。这不仅与群体有关,还与中国人的伦理观有 关,平行线之横,给人以威严的感觉,沉重的屋顶给人以皇权的压力。 而中国的园林不似西方那样讲究对称、均衡、几何图案式的,而是运用了极其丰富的曲线,包括园墙、 小径、亭阁在内。 现代的建筑,对于曲线的运用愈来愈多姿多彩了。 成了目的(艺术),玩技巧和结构,对外在形式表现之刻意,一致与建筑中的实用性毫不相干,只是 “” 为图像而出彩。 中国的古典园林仅仅是表面的无序,骨子里充满了老庄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一种隐藏的和谐。这是 西方的结构主义所不能理解的。森严的宫阙体现的是儒家的正统观念,园林构筑则是道家的玄想所寓。

![太原理工大学中国传统建筑读书笔记[修改版]](https://wkimg.docs.qq.com/img/4GVdbDhEql9NTxHxuCjJ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