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我国历史发展分析论文

我国历史发展分析论文一、所谓中国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历史证明走不通中国的发展除了工业化之外还有没有第三条路?我的回答是有第三条路,但走不通。 我的《选集》中有一篇文章,叫《第三条路走得通吗?》

我国历史发展分析论文 一、所谓中国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历史证明走不通中国的发展除了工业化之 外还有没有第三条路?我的回答是有第三条路,但走不通。 我的《选集》中有一篇文章,叫《第三条路走得通吗?》,就是专门回答这个 问题的。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探讨中国的发展道路时,先是 有一些人提出两条可供选择的路,一条是主张复兴农村,一条是主张开发工业。 后来又有人提出第三条路,即主张开办农村工业为中国经济的出路。当时中国社 会学界有一派人主张这条路。他们的观点是不搞整个国家安全工业化,而是在农 村办小手工业,办乡村企业。他们相信小手工业慢慢发展后会使整个国家的经济 的得到发展。他们认为只有这条路可行,别的路难以行通。1935年,燕京大学教 授郑林庄先生在《独立评论》第137期发表文章,正式提出第三条路。我写《第 三条路走得通吗?》这篇文章,刊载在《独立评论》第138期,就是为了回答他 提出的主张。那时我才22岁,年轻气盛,说他那个主张是在理论上近乎开倒车, 在事实上也行不通。解放后,郑先生在北京农业大学任教,我在一次会议上碰见 他,对他说我当时年轻,言语冒犯,请他多加原谅。但是我是不赞成走第三条路 的。当然主张走第三条路的,情况也很复杂。当时有一些大人物支持他们,并且 受到外国人的影响。你要晓得,到今天为止,有些外国人很好,希望中国发展; 有些外国人不好,不希望中国发展。主张中国不搞工业化,而是在乡村办小手工 业来慢慢发展,这里面就有外国人的影响。当然主张走第三条路的这一派人不一 定都受到这种影响,有些人是为适应当时客观环境的需要而提出这种主张的;支 持这一派人主张的外国人也不一定都是对中国不好,有些人的用心还是好的。总 之,着里面的情况很复杂。你们可以看看《第三条路走得通吗?》这篇文章。中 国的发展应当走工业化的道路,这种工业化包括城市的工业化,也包括农村的工 业化。舍此别无他途。历史证明,第三条路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是走不 通的。 二、资本主义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有深刻的历史原因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历史上探根溯源。 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的封建主义制度太厉害、太完善,生命力太强。西 1

腾讯文库精编我国历史发展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