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李商隐诗二首马嵬其二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3
《马嵬》一、教学目标 1、体会李商隐的讽刺风格。2、学习本诗的对比表现手法和叙事特点。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典诗歌已经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对于咏史诗在讲解《杜甫诗三首》中
《马嵬》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李商隐的讽刺风格。 2、学习本诗的对比表现手法和叙事特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典诗歌已经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对于咏史 诗在讲解《杜甫诗三首》中也有涉猎,他们并不陌生,但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层, 鉴赏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因此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给学 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感悟,反复咀嚼体验诗歌这一含蓄细腻,情感见长的文体,帮助他 们进入诗歌的情景,激发审美情趣,增强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倒叙的叙事特点及对比表现手法 2. 诗歌中的讽刺意味 五、教学过程 1.导入:讲解咏史诗的概念,回忆学过的咏史诗,比如杜甫《咏怀古迹》,杜牧的《赤壁》 《过华清宫》。介绍《马嵬》写作背景。 2. 初读诗:老师范读,抽读,齐读,形式不一,让学生做到熟读,整体感知诗歌。 3.再读诗,自读,品味讽刺性的语言。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也对李杨二人的爱情进行了评论(如:君王掩面呼不得,回看血 泪相和随;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可见 白居易对李杨二人的爱情是有同情惋惜的。 问题设计:自读并思考:这首诗中你觉得李商隐对唐玄宗是什么态度?(讽刺)你从诗 中哪些词语感觉到讽刺的? (学生自己找,如:“空闻”“无复”“如何”……) 4.除了这些讽刺性的词语,这首诗还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讽刺?(对比)有什么表达效 果? 5.讨论,分小组合作探究:这首诗在叙事结构上或叙事顺序上有什么特点?(倒叙)具体是 怎样的?这样有什么好处?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