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育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焦作市育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7题。    雅斯贝斯在《智慧之路》中认为,中国文化的转折点在春

以“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参照,主张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讲究“无为而治”,开启了自觉的生 河南省焦作市育杰学校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 2021-2022 命意识。 题含解析 5.下列关于“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A.诸侯国的君主 B.执政的卿大夫 C.诸侯国的贵族阶层 D.老子和孔子 1.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7题。 6.下列“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雅斯贝斯在《智慧之路》中认为,中国文化的转折点在春秋时期,标志是老子和孔子的出 A.文化下移,“王官之学”在贵族阶层的普泛化,“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局面的形成。 现。这一观点早已为文化界普遍认可。现在的疑问是,引发这次文化突破的主体是谁?为何春秋时代 B.宗教文化开始动摇,现实世界受到更大关注,执政者自觉地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现实统治智慧 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期? 上。 殷商、西周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央王朝拥有绝对的文化主导权,中国文化的若干基因那时渐次 C.执政者以“礼”行“政”,以“德”护“礼”,“礼”成为了春秋时期最核心的文化概念。 生成,如对祖先的崇拜,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等。春秋时代的主题是诸侯争 D.春秋时代诸侯分裂虽造成了政治的混乱,为思想的多元化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霸,国力强盛与否成了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此严酷的形式之下,各国的执政卿大夫都拼命汲取前代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的政治经验和统治智慧,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尚书》《诗经》《周易》等典籍受到重 A.对祖先的崇拜,对天帝的敬畏,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等产生于春秋之前中国文化的若干基因在 视,迅速变成了执政卿大夫阶层的思想武器。“王官之学”于贵族阶层普泛化,文化下移,形成了 春秋时代都受到了挑战。 所谓“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B.儒家形成于孔子之前,孔子通过《论语》《春秋》将“礼”的概念明确化、固定化和理论化,并 在春秋时代的执政卿大夫看来,要想维持国家稳定,就要维护等级差别;维护秩序的方式是 且引入“仁”的概念,从而成为儒家的集大成者。 “礼”,以“礼”行“政”,才能保持和谐的局面;而要维护“礼”,就要落实于“德”,没有 C.《尚书》《诗经》等典籍,是春秋时期执政卿大夫阶层的思想武器,也是以“礼”为核心的政治 “德”的维护“礼”就难以生根,难以延续。春秋时代,《诗》被纳入到“礼”的范畴之内。从 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中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尚书》还是《诗》,都是当时以 D.春秋时期出现了对后世都有重要影响的三种治国理念:孔子提出的“以德治国”,管子提出的 “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既是政治文化的思想资源,也是藉此发展政治文化 “以法治国”,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 的跳板。“礼”是春秋时期最为核心的文化概念。 参考答案: 春秋时期还是中国文化走向世俗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春秋时期中央王权更为衰落,面对天下 5.B [解析]文本本身没有直接回答这一问题,从文本论述出现原因和每一自然段中作者陈述的主体 大乱的局面,某些统治者表现出对“天”的怨恨和质疑。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的“天命”或“上 都可以看出促成转变的主体是执政的卿大夫。 帝”的支撑有点靠不住,宗教文化开始动摇,现实世界受到更大关注。而春秋执政卿大夫更自觉地 6.C [解析] 回答的是春秋时期最核心的文化概念,这不是“春秋时代成为中国文化突破的关键时 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现实统治智慧上,因此政治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儒家的那些些基本文化观 期”的原因。 念都已经形成,只是在春秋末年孔子出现以后,通过《论语》以及《春秋》把这些观念加以明确 7.C [解析]A原文第三四段中只提到了“某些统治者表现出对‘天’的怨恨和质疑,很多人开始认识 化、固定化和理论化;特别是引入了“仁”学观念,为“礼”文化找到人性基础。可以说孔子是中 到所谓的‘天命’或‘上帝’的支撑有点靠不住”,对祖先的崇拜、对社会等级秩序的追求都没有受 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 到挑战;B原文的表述为“儒家的那些基本文化观念都已经形成”,并不等于儒家这一学派已经形 春秋时代诸侯分裂造成了政治的混乱,却为思想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执政卿大夫们具有不同 成;其次,原文“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并不能等同于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D“以 的个人气质,身处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职位,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处境,思想倾向就会有所差异。大 孔子为代表的‘以德治国’在文本中缺少依据”。 部分执政卿大夫的思想都近于儒家,齐国杰出政治家管仲却以强烈思想个性开辟了“法家”的一个 源头。管仲作为国相看到了“礼”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但是通过道德和舆论来支撑 2.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过于乏力,因此他把“法”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此时还崛起了另一个思想家老子。老子的思想也是 徜徉于迷蒙烟雨中

腾讯文库河南省焦作市育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