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6 段太尉逸事状备课资料 粤教版必修5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16 段太尉逸事状备课资料 粤教版必修5此文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柳宗元贬居永州时,是作者给当时在史馆任职的韩愈修史作参考的。他在《与史官韩愈致段秀实太尉逸事书》中
2019-2020年高中语文16段太尉逸事状备课资料粤教版必修5 此文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柳宗元贬居永州时,是作者给当时在史馆任职的韩愈 修史作参考的。他在《与史官韩愈致段秀实太尉逸事书》中,谈了其写作动因:“太尉大节, 古固无有。然人以为偶一奋,遂名无穷,今大不然。太尉自有难在军中,其处心未尝亏侧, 其莅事无一不可纪。会在下名未达,以故不闻,非直以一时取笏为谅(信)也。” 很明显,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要辩证当时一些人对段秀实为人的曲解。事情要追溯到唐 德宗建中四年(783)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的部队在京师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原卢龙 节度使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段秀实在朝中,一次被召议事时,他突然用笏猛击朱泚的头部, 同时唾面大骂朱泚“狂贼”,终被杀害。柳宗元对段秀实的忠勇行为深表敬仰。然而朝中也 有人散布流言,说段秀实的这一举动是“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柳宗元听后极 为愤慨。他深知其为人一贯刚直,“遇不可,必达其志”。为了让人们了解段秀实,作者取 其生平逸事三则,经恰当剪裁组织,生动描写,鲜明渲染,说明段秀实的刚勇是出自其性格 之必然,从而使流言不攻自破。 此文取材于真人真事,作者通过三件逸事,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关心人民、临财而不 苟取的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同时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丑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具有一定的 认识意义和史料价值。 全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即第一个事件:勇服郭晞。作者依次写悍卒肆志,自荐平乱, 诣营陈词,请留宿营,突出了段秀实外柔内刚的性格。事情的起因是郭晞纵士卒残害百姓, 为所欲为。作者先详细地叙述了士卒肆志之状:天天成群结队地在街市上强索财物,不能满 意,就奋击折人手足,将各种瓦器都砸碎,狼藉满地,裸露着臂膀扬长而去,至撞杀孕妇人。 写暴行之惨烈,如在眼前。接着作者指出了士卒之所以敢为所欲为的症结所在,是因为汾阳 王郭子仪的缘故,白孝德只是心中忧伤却不敢说明。紧接着作者又写段秀实自荐担任都虞候 前去平乱,显示了他的刚勇无畏。不久,在郭晞士卒十七人再度横行时,段秀实果断地派士 兵捕捉了他们,并一一斩首,把头插在长矛上,竖立在街市示众。这里“注”和“植”两个 动词,非常有力地突出了段秀实的“勇”。这是一写其“勇”。段秀实为民除了害,大快人心, 然郭晞士卒岂肯罢休,立时披上盔甲,事件进入高潮。此时白孝德震恐,而段秀实从容镇定, 临危不惧,决定诣营陈词。作者极写郭晞士卒剑拔弩张,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反衬了段秀 实的大智大勇。段秀实不带卫士,不带佩刀,坦然出现在郭营,使郭晞士卒愕然。段秀实知 道要制伏郭晞,不可能凭借武力,只能晓之以理,因此,辞卫士,解佩刀,选年老腿跛的人 持马,这是从心理上消除对方的戒备。作者这样叙写的寓意是:段秀实是不怕死的。他外柔 内刚,平易而又刚强的个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至此,段秀实已渐居主动地位,他向 郭晞慷慨陈词,指明利害关系后,终于折服了对方。这是二写其“勇”。至此,事件似已告 终,不料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写了段秀实要求留宿军营一节。为什么要写这一情节呢?掩卷细 想,却又不难理解,段秀实用大义和利害晓喻郭晞,使郭晞心悦诚服,再拜谢罪,顾叱士卒 说:“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郭晞到底有无约束部下的决心,段秀实要探明白。 留宿军营,既显示了段秀实的坦荡胸怀,又可考察郭晞改过的诚意和决心。这是三写其“勇”。 第二段即第二个事件:仁愧焦令谌。段秀实除了以刚勇取胜对方外,还具有仁信爱民之 心。这则逸事叙述他同情、救助、安抚一个无力交租而惨遭毒打的农民。作者通过段秀实一 系列行动,展现了他对农者的怜悯之情。写这则事件的结局,作者让第三者淮西寓军帅尹少 荣出场,由他怒斥焦令谌的不敬、不耻、不愧,从侧面烘托了段秀实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 第四段即第三个事件:节显治事堂。段秀实不仅具有不畏强暴,疾恶如仇、爱民如子的 高贵品质,而且还有清正廉洁的节操。作者写段秀实洞察朱泚之心,拒不收礼,将礼物栖之 梁木的逸事,颂扬了他的高风亮节。这则逸事作为段秀实拿笏击泚行为的补充,说明他的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