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置管的进展
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进展 宋海波 邓硕曾 刘进 目前二维超声(B型)已经成为成人和儿童颈内静脉择期和急诊置管的标准方法, 国内此方法尚未获得推广应用,
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进展 宋海波邓硕曾刘进 (B) 目前二维超声型已经成为成人和儿童颈内静脉择期和急诊置管的标准方法,国内 此方法尚未获得推广应用,应引起广大麻醉医师的重视。 1 超声引导穿刺可提高安全性、降低并发症 相对于传统的解剖定位,超声引导下的静脉穿刺具有更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并 发症的发生率,尤其对小儿、肥胖、水肿、低血压、脱水等患者。这些患者的解剖标志与正 常成年人不同,难以定位,而且小儿血管仍在发育,直径较小,更加难以定位。血管直径与 (Steinberg) 2~14 年龄、体重和体重指数呈线性相关。施泰因贝格等用血管造影分析了岁儿 ,IJV0.2~1.2 cm,0.4~1.8 cm 童的血管解剖发现直径为股静脉直径。对于这些患者如果使用 传统的解剖定位法,由于定位量化不准确,有时需要反复穿刺,可能出现误穿动脉、气胸、 血肿、栓塞、感染等并发症。在超声引导下的静脉穿刺,可以准备地定位血管位置,及时发 1 【】 现血管位置变异以及血管的是否有血栓,避免了穿错血管、反复穿刺以及盲目穿刺, CA(1.5%), 超声辅助下误穿和发生血肿的几率很低还没有发生气胸和血胸的报告。超声引导 也降低了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中心静脉穿刺前检查血管,可及时发现合并症,等报告一例患者行中心静脉穿刺前, 超声定位时意外发现了穿刺部位中心静脉血栓,避免了血栓脱落及肺动脉栓塞。我们在心脏 手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前也意外发现了夹层动脉瘤,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及时纠正了术前诊 断。 2 超声引导血管穿刺的规范方法 常用于静脉穿刺进行中心静脉直管的血管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以及股静脉。另外在 —— 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替代方法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时,常选择腋静脉、贵要静脉、 头静脉等。对于具体选用哪一条静脉进行穿刺需要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成人择期和急 (CVC), 诊中心静脉置管首选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小儿急诊科中心首选股静脉等。 64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血管穿刺时,首先是根据穿刺目的选择合适的探头,一般而言阵 7.5Mhz 元,的线阵探头可满足绝大多数的穿刺要求。对于新生儿的桡、肱动脉穿刺可以使 2 【】 12810Mhz,, 用以上阵元,,前端有声透镜的探头。在选好静脉后常规消毒铺巾将探头放 ,;, 入无菌套用无菌超声耦合剂实现探头、保护套和皮肤表面之间的声学耦合若无耦合剂也可 2 【】 用无菌的生理盐水代替。在穿刺过程中,持探头的手需要调节图像使血管能够清晰显示, 2 【】 持穿刺针的手调节针尖使之与血管共面,要显示针尖压迫血管前壁造成的切迹。 3 超声分析传统血管穿刺方法失败的原因 颈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主要的是各种原因造成静脉变窄,最重要的是误穿动脉造成 VA 动脉血肿,压迫静脉,引起穿刺困难。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误穿颈内动脉下方的椎动脉() 也会造成动脉血肿(图)压迫颈内静脉,应引起重视。其他还有术前脱水、右侧上腔静脉 1 缺如等原因造成静脉直径变小;另外,患者过度转头, (IJV)(CA) 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重 ,, 颈部较长的患者,颈部过伸压迫静脉;颈椎横突将动静脉分离图引起的解剖 叠较多; 2 关系发生改变,传统定位量化不精确等均是造成血管穿刺失败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