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注意:本卷分第I和第II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第I卷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注意:本卷分第I和第II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I卷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 “元素”一词中的“元”意谓本源、本根,“素”意谓未被分割的基本质素。“中华文 化元素”,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 质素,如阴阳和谐、五行相生相克、民本思想、区别于拼音文字的形义文字等。它们生长发 育于中华民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中,蕴藏于中华民族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 念文化中,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和信守。 中华文化的不同级次、不同门类包含着各具个性的元素。如水墨画的书画同源、墨分五 色:武术的技艺合一、刚柔相济、讲究武德;园林的天然雅趣、可居可游可赏等。可见,文 化元素绝非神秘存在物,从来都与民族、民间的文化实践相共生,始终附着并体现于器物、 制度、风俗之中。中华文化元素之于中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如魂之附体、影之随形,须 臾不可分离。从诸多文化事象、文化符号中,可以提取、揭示中华文化元素的精魂。 汉字及汉字文化,是彰显中华文化元素的典型案例。世界上各种文字都从象形文字进化 而来,多数文字从象形走向拼音,而汉字则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 近有学者将汉字归为“拼义文字”,即注重语义拼合的文字:首先创造多个视觉符号作 为表达万象世界的基本概念,然后将这些符号组合起来,用小的意义单位拼合成大的意义单 位,表达新事物、新概念。自成一格的汉字创发于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生命力盎然的古文 字。它主要传播于东亚,成为东亚诸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互动的语文载体。在 古代,中国长期是朝鲜、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的文化供给地;至近代,日本以汉字译介西 方文化,成效卓异,日制汉字词中国多有引入。汉字在汉字文化圈诸国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拉丁文在欧洲诸国所起的作用。故有学者将汉字称为“东亚的拉丁文”。汉字是中华文化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