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秦陵兵马俑》两课时教案
课题第6课 秦陵兵马俑(1)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教学重点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画一幅兵
课题 第6课 秦陵兵马俑(1) 教学时间 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 知识与技能 教学 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 马俑的艺术价值。 重点 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教学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画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 目标 教学 画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 情感态度与 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难点 价值观 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教具 教法 小组合作法 准备 学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1.师生对话 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 交 生: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 流 2.导入课题 导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 入 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 (1)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 (2)学生讨论: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根据考古任务,可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 (3)课件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演示出土的铜车马复原的全过程。 观 2.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察 (1)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2)学生总结: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 分 3.观察陶俑 析 (1)学生讨论:陶俑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神态、服饰、姿势? (2)分析陶俑形体结构。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 分析各部分的比例尺寸。 4. 教师示范。 5. 学生创作 1.学生作画,画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体会兵马俑的结构特点。 2.教师指导。 作品评析 展开自评和互评,交流感受和体会。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 第6课 秦陵兵马俑() 陶俑——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 板书设计 陶俑形体结构——头、颈、躯干、四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