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旭东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旭东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为教师“祖师爷”,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尊

D. 除了在尊师上取得一致之外,先秦诸子在其他问题上的观点都是相互冲突的。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旭东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 2020-2021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含解析 A. 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个绕不开的人物,所以在论述中国的尊师传统时,作者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选择了从他说起。 B. 文章在列举先秦诸子尊师的论据时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其中,“面”为荀子的言论,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点”则为其他诸家的言论。 作为教师“祖师爷”,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尊师的传统,但这一传统并 C. 在充分列举论据之后,文章进而深入剖析了“尊师传统”的本质:尊师既是尊业敬德,也是重 不始于孔子。孔子孜孜矻矻,以身作则,以己示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高尚的人格、好学的精 学、重道。 神、博通的学识,不仅赢得了学生的敬佩和爱戴,而且赢得了全社会和后世的尊重和礼敬。 D. 文章在充分肯定尊师传统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明了将尊师片面化、极端化的负面影响,从而体 在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国语》和《晋语》中,有这样的文字:“民生于三,事之如一。 现了辩证说理的特点。 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这里已经将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父、师并提。战国末期的荀子,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天地君亲师”的序列。在他看来,天地是生存 A. 学生如果对老师态度恭敬,服侍周到,但不愿勤奋学习,不肯虚心向老师求教,也未必可以说是 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师是政治的根本。缺少了这三者之一,就不会有社会的秩序、人民的 真的尊师。 安宁,更谈不上生活的幸福。所以,礼仪就是用来敬祀天地、尊重祖先、推崇君师,用来树立它们在 B. 教育事关他人前途和家族命运,如果不接受教育培养,一个人就难以造就才德,一个家族就难以 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感和权威的。高度尊崇礼法的荀子,认为教师是礼法的守望者。他认为,如果没有 发达兴旺。 教师,世人就不懂得礼法,只能是偏离正道,流于匪辟,遭致灾难和祸害;相反,人有了教师、懂了 C. 是否尊重教师是国家兴盛衰败的晴雨表,因此,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一定会人人尊重教师,反 法度,就会通达事理,明辨是非。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荀子看来,是否尊重教师,是一个国家兴盛衰 之亦然。 败的晴雨表。他指出:“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D. 尊师传统无形中对教师的才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人格高尚、学识博通,才能赢得尊重 先秦诸子在很多重大的问题上观点冲突,相互争鸣,但在尊师这个问题上,却难得的一致。道家 和礼敬。 的《道德经》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墨家的《墨子》也说:“夫为弟子,后生其 参考答案: 师,必修其言,法其行。”法家的《管子》中,收录有《弟子职》一篇,详细地规定了学生对教师各 1. A2. B3. C 方面恭敬的态度和服侍的礼仪。杂家的《吕氏春秋》不仅说明了尊师的必要,而且指出了尊师的具体 【1题详解】 方法。主张“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外,学生能够勤奋学习,虚心求教,也就是对教师最大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 的尊敬。 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国 尊师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师使我们的民族更加笃信教育,从而促进全社会的向学 语》中已将君、父、师并提,当时的人们认为三者的地位同等重要”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二段说的 之风,强化整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当然,我们也不必忌讳,尊师的片面化和极端化,也对我们 是“在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国语》和《晋语》中……这里已经将君、父、师并提”,文中并 民族及其文化具有负面影响。比如,恪守师法,不许学生自出机杼,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后人独立之 无“《国语》认为君、父、师‘地位同等重要’”的表述。C项,“因为学习和执行礼法,都需经由 精神、自由之思想,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了一定的阻滞作用。 教师来完成”错误,从第二段来看,文中只强调教师教人懂得礼法,并未说经由教师来执行礼法。D (摘编自徐梓《中国文化的尊师传统》) 项,“先秦诸子在其他问题上观点都相互冲突”错误,该说法扩大了范围,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先秦诸子在很多重大的问题上观点冲突,相互争鸣,但在尊师这个问题上,却难得的一致”,文中 A. 孔子虽然不是中国尊师传统的创始者,但却为后世树立了为人师表的榜样。 说的是“很多”。 B. 《国语》中已将君、父、师并提,当时的人们认为三者的地位同等重要。 【2题详解】 C. 荀子视教师为礼法的守望者,因为学习和执行礼法,都需经由教师来完成。

腾讯文库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旭东中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