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罗泾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登泰山记(第二课时)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
登泰山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疏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本文言实词和虚词。2、通过赏析品读语句,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
登泰山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疏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本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赏析品读语句,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侧面烘托的手法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疏通课文: (一)朗读第三段: (1)对照注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进行句子翻译: (2)学生交流: 6、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无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 西谷,遂至其巅。 重点字词:(9)环水:指泰安的护城河。(10)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去。 参考译文: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当中那个山谷的水环绕于泰安城下,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 环水。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山谷走,就到了泰山 的山顶。 7、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参考译文: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路上有个天门(峰)。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 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走到过的地方。 8、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重点字词:(11)限:门槛。(12)当:占着,挡着。(13)云:句末语气词。 参考译文: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到山顶(的路上),(有一座)像门槛一样横在道路的山崖,人们都 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迷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 9、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重点字词:(15)及:等到......时 (16)负:背,此为覆盖的意思。(17)明:明亮,光明,这 里指明亮的雪光。(18)烛:照耀。 参考译文: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明亮的雪光照亮了南边的天空;远望夕阳 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象是一幅图画,而在半山腰里停留着的云雾像一条带子一样。 (3)总结:介绍从登山过程以及山顶所见。 (二)朗读第四段: (1)对照注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进行句子翻译: (2)学生交流: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