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归》写作背景分析
《父归》写作背景分析 【摘 要】菊池宽(1888―1948)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父归》是菊池宽著名的独幕剧,于1917年1月第四次《新思潮》复刊后发表,然而当时未受到认可。1920
18 第页共页 《父归》写作背景分析 【摘 要】菊池宽(1888―1948)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剧作家、小 说家。《父归》是菊池宽著名的独幕剧,于1917年1月第四次《新 思潮》复刊后发表,然而当时未受到认可。1920年10月,名演员市 川猿之助在新富座第一次公演此剧,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从此,菊池 宽一举成名,《父归》也成为了其代表作之一。为了更好了解菊池宽 的作品,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感情,本文主要以作者创作时的社会背 景和个人经历为角度考察作者的写作背景。 【关键词】社会背景 个人经历 创作局限 《父归》主要讲述了明治四十年(1907),离家出走的父亲(黑 田宗太郎)时隔二十年突然穷困潦倒地回到家中所引起的父子冲突。 对于从婴幼儿起就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下成长的弟弟(黑田真二郎)和 妹妹来说,他们从父亲一出现就上前与其相认。母亲也愿意不计前嫌 接受父亲。唯独本文的主人公长子(黑田贤一郎),因无法忘记父亲 过去抛妻弃子的行为以及全家人为此遭受的苦难,不愿意接受父亲, 并与之理论,指责宗太郎的不是。最后父亲深感内疚,心灰意冷的再 次离开家时,贤一郎这才如梦初醒,像疯了一样和弟弟一起出门寻找 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