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连乘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连乘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连乘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第六册P71的例4是本册教材的难点,学生第一次碰到这种构造的连乘应用题。如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此类应用题的构造特点,如何培养学
小学数学连乘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连乘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第六册P71的例4是本册教材的难点,学生 第一次碰到这种构造的连乘应用题。如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此类应 用题的构造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如何突破重点、难 点,我在“连乘应用题”这堂课的教学中作了如下努力: 吴老师买来3盒圆笔,每盒10支,每支2元,一支多少 元?(2元);3盒共有多少支?(?);1盒多少元?(?); 一共有多少盒?(3盒);一共用了多少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由于教师帮助学生从学具操作理解题意,形象性强,学生容易 从实物分析中掌握题意,并随着教师的设问激疑,引起探索兴趣, 从而进入分析推理的抽象思维训练的环节。在教师的板书帮助下, 自己找出对应条件,成功地得出解题方法。这时,学生们面露喜 色,学习情绪高涨。 1、在“根本训练”中加强对应关系训练。我在“根本训练” 中出了两道练习题: ⑴出示“每组种6棵”,“每班种6棵”,“每12个装 1箱”,请学生说出“6、6、12”分别表示什么数,为什么, 并说出对应的份数(组数、班数、箱数),然后教师给出对应的份 数,请学生说出对应的总数,并列式。 这一题为新课找准对应关系作好初步的分析能力训练。 ⑵假定“一共可卖多少元”、“一共运进多少个”是要求的总 数,请学生在“每个卖9元”、“每箱有30个”中选取与总数 对应的每份数。 这一题的练习为解决新课中出现两个每份数,而应把哪个每份

